杰・海利(Jay Haley,1982,p.5)提到,他几乎没有一天不用到从艾瑞克森那里学来的某些方法;对我来讲,那是以每个小时来衡量的!艾瑞克森治疗模式中许多杰出的面向,都足以说明我热哀于此的原由,这些面向在接下来的案例中会很清楚。艾瑞克森取向的教导、督导和治疗都是基于一般常识。他通常会以简单、常识性的治疗介入,搭配戏剧化的呈现方式,使得他的建议产生瞩目的效果。他会因人制宜地调整讯息传达的内容和方式,使听者能够轻易理解,并对其间所蕴合的指令有所回应。最后,艾瑞克森会间接地激发反应,例如,他通常以譬喻或轶事的方式来表达一般常识性的建议。艾瑞克森用这种方式保持一惯“不直击要害” (one-step removed)出介入模式,正如我们将看到的,这是有效治疗沟通的重要元素。
艾瑞克森将他所欲传达讯息个别化的能力,是来自于他对隐微线索的观察:他留意到一般人容易忽略的小事,例如,人们通常惯于忽略感官经验的讯息,特别是稳定状态的讯息。人类的感官系统是一个强力的“差异侦测器”,会注意到与特定情境不相符的行为模式。相反地,艾瑞克森训练自己去留意与特定情境相符的行为,拣选出标示了病人内在资源的隐微线索。他知道建构出病人正面经验的全貌,比分析他们的负面经验更容易促发改变。
我不认为艾瑞克森给予病人的建议有任何特别深奥之处,但正如之后会看到的案例,他的治疗取向深奥之处,在于他始终运用显而易见的事物。不幸地,许多治疗师执着于动力结构,却忽略显而易见的面向。然而,艾瑞克森留意显着之处,然后回馈给病人,让他们能以习惯的因应方式产生疗效。
情境和指令的运用
艾瑞克森治疗取向的一项特色,就是他善用情境的能力。透过对于情境和(或)病人对情境反应的操弄,以产生治疗性的改变。艾瑞克森会找出在当前现实情境中可用来产生疗效的事物,他通常铺陈出有利改变的情境,让病人主动意识到他们先前未认知到、足以产生改变的能力(Zeig, 1980a; Dammann, 1982)。
他的治疗并不局限于人际互动与和心理的考古学。艾瑞克森了解改变发生在有效沟通的情境和善用情境的有效沟通。
艾瑞克森治疗取向的另一个面向,就是他对所处环境敏感地产生同调的能力。他似乎总是能对他人产生影响力。他之所以能如此觉察周遭的一忉,是由于他特别意识到沟通的命令面向。
正如在前面提到的,瓦拉维可指出沟通既是指示,也是命令,每次沟通的指称和内涵都呈现了双重样貌。沟通表现了所陈述事实的指示面,而沟通的命令面通常包含了一则内隐的讯息:“做某事!”。沟通的命令面促发了改变。
要说明什么是“指示性”和“命令性”的意涵,我想到一则艾瑞克森早期学习催眠诱导的指导语。这个故事表面上在说孩子如何学写字:“当你刚开始学英文字母的时候,那是件相当困难的事。你‘以前’有没有在‘ t’上面多点了一点,在‘i’上面多画了一撇?你‘现在’还会去算字母n和m分别有几个凸起吗?”
这则讯息比所陈违的指示面含有更多的讯息。在这两个句子当中合有许多的指令,整体的指令是:“进入催眠状态。”另一个指令是:“这一个作业(催眠)有它的难度,但你最后仍然能够自发地完成。”在“_i”上面多点了一点和在“i”上面多画了一撇的例子,目的是要让病人“产生困惑”。除此之外,病人被引导去回想过去的经验。最后一个句子由过去时态变成现在时态,也是告诉病人要“专注在记忆里”。
一位治疗师的话或讯息很少直接促发改变。改变通常发生在病人回应治疗师的指令时,回应他们听到治疗师间接要他们做的事。艾瑞克森比我所见过的任何沟通者更了解这个部份,也更敏锐地留意沟通的命令层面。
情境也是沟通的一部份,能够作为命令层面的运用。有一个艾瑞克森善用情境的例子,发生在我第一次拜访他的时候,当时艾瑞克森在整个心理治疗界并不是那么有名气,那本将艾瑞克森推向镁光灯焦点的书――《不寻常的治疗》( Haley,1973)才刚出版。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心灵花园/顾歌工作室)上海心理咨询师 选编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21339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