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助理经常接到因经济贫困,却想致富的求助电话;因此,本期心理沙龙就此展开讨论,其核心内容就是警惕“精神的贫困”。
贫困可分为经济贫困和精神贫困。
经济上贫困的人,会努力奋斗,去争取更多的机会来赚钱;而精神上贫困的人,只会唉声叹气的哭诉:“社会的不公平”,卑微的祈求他人的同情与怜悯。
在学员提问环节:
学员A问:“社会上总有一些人明明经济还不错,可为什么总是向别人哭穷呢?”
其实,哭穷的人存在一种欲望,希望其他人都来照顾体谅自己,哭穷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觉得自己弱小且无助,以期获得无私帮助。如果你不是那种不求回报的人,那就要注意辨别这类哭穷的人。
学员B问:“为什么有些贪官明明贪了好多钱,但是全部都放在家里不用,自己还是过着清贫的生活呢?”
经常哭穷的人,有着天生的占便宜心理,他们只看到了对方有钱,而没看到对方是通过辛苦的努力得来的钱。而他们则只想通过动动嘴皮子来换钱,而不是去动脑子想办法挣钱。似乎通过哭穷找到了得到钱的捷径,一旦有人对他们的哭穷做出反应,那么他们只会变本加厉。他们依赖于别人的帮助,没法独立应对困难。是精神上不折不扣的穷人!
最后的环节,王主任总结:
这就是典型的精神贫困的人,他们仗着自己的贫困,就产生了一种“我贫困大家就该帮助我”,“我贫困就该可怜我”的一种病态思维模式。就是这种思维模式,导致他们日后永远也摆脱不了“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