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用先进的实验方法测出,人体皮肤表面的细胞都在做微小的振动,这种微小的振动简称“微振”。实际上,人体全身所有的细胞都在做这样的“微振”,心脏、大脑、胃肠等处细胞的这种微振更为突出。在大脑皮层的统一指挥下,周身所有细胞都在按一定节奏作微振运动,合成一个非常协调的全身细胞大合唱。当一定节奏的音乐作用于人体时,如果这首音乐的节奏和人体生理上的“微振”节拍合拍时,两者便发生了共振,体内的微振加强,导致人体产生快感,音乐则是带来这种快感的媒介。当身体机能失调后,体内微振也就处于不正常状态。这时我们科学地选择某一音乐,有意识地借助音乐的力量,调整体内微振活动,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以治愈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内有一百多种生理活动具有音乐的旋律,而音乐本身就是一种能量,不同速度、旋律、音色和音调,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复合的听觉信息,经过耳蜗管,由听觉细胞将信息通过神经冲动传到大脑,从而产生知觉上与情感上的共鸣,使器官协调,或使相应的器官兴奋或抑制。同时,生理心理学家芬恩指出:“实验表明,大多数人用右脑来欣赏美妙的音乐。”这是因为大脑皮质右侧颞叶有音乐活动中枢存在,轻松欢乐的音乐声波通过此中枢,促使人体分泌一些激素、酶、乙酰胆硷等活性物质,兴奋神经细胞,调节血流量,改善神经、心血管、内分泌等系统功能,容易使人的生理节律和心理平衡达到正常。
在音乐治疗中,美妙的音乐为什么能给患者带来各式各样的体验呢?为什么一首乐曲能使人浮想联翩,产生五彩缤纷的感觉呢?
这需要了解心理学的联觉一词。所谓联觉,是一种知觉经验类型,是指某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活动。最常见的联觉是视听联觉。例如,当听到低音时会使人产生深色的感觉,听到高音时会产生浅色的感觉。另外,看到暖色光(红色、紫色)时,也会使人心情振奋;与此相反,当人们看到冷色光(绿色、蓝色)时,有稳定情绪的作用;而轻柔、节奏缓慢的乐曲,会产生明显的镇静作用。音乐疗法正是运用联觉的特点,通过神经与听觉之间的联觉关系,产生概念,进而形成联想,展现五彩缤纷的世界。也就是说,作曲家将客观事物的形象转化为音乐,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而音乐的接受者则是把听觉得到的音响再转化回到视觉形象(客观事物形象)中去。这种联系成果对疾病的治疗和心身健康起着积极作用。当然,联系的广度和深度与音乐接受者本人的学识、经历、见识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手术时或手术后,能用音乐治疗来减轻疼痛。如用音乐代替药物麻醉,进行拔牙手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根据美国加德纳等的报告:本来需用氧化亚氮麻醉或局部麻醉的牙科手术病人,在音乐治疗与杂音适当组合的作用下,其中65%的病人疼痛完全消失。他们的做法是:让病人戴上耳机,使他能通过耳机听到立体声音乐。牙科手术开始后,病人可以通过耳机听到瀑布似的杂音。当觉得疼痛时,就把音量调大,让音乐掩盖使人不安的钻牙声,病人为了听清被杂音干扰的美妙音乐,必须全神贯注,他的注意力也转移了,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这种镇痛作用,是脑干网状系统和丘脑中听觉和痛觉系统相互抑制的结果。
这也就是音乐治疗在心理咨询中可以做到治病的原因。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心灵花园/顾歌工作室)上海心理咨询师 选编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20686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