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天生就是同性恋的。同性恋的产生是因为童年的阴影没有释放而导致的。心理咨询师在针对同性恋的案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共情。挖掘同性恋之所以是同性恋的创伤所在,然后围绕这个主轴,解决患者的相关创伤问题,是治疗同性恋的核心。
某男,20岁,上海某大学(大专)二年级学生,外表整洁,戴眼镜,稍显柔弱。同性恋,3个月前与男友发生性关系 。自幼性格内向,从小因妈妈管教严厉,不允许他和其他小朋友玩,所以一直比较孤僻,不善和人打交道。青春期逐渐感觉自己喜欢男生,“爱慕”他们的勇敢和男子气概,所以觉得自己是同性恋。大学以来先后交了几个男朋友,但似乎都很难长久,每次总感觉很受伤害。春节后回家和父母坦诚了他的性取向,本以为父母会打骂他甚至将他赶出家门,但和预想的不一样,父母并没有斥责他,反而是焦虑发愁,不知如何是好。他也知道,父母希望他能改变性取向,但他没有信心,咨询是否可以坚持自己的性取向。
来访者自述,自己对男生的好感,可以追溯到9岁那年。那个时候因为尚未放开二胎,所以那年妈妈突然消失了,所有的人包括爸爸都不告诉他妈妈在哪里,只是说去外地。有些人还吓唬他说妈妈离家出走了。他非常的害怕,思念妈妈。这个时候刚好邻居有个大他2岁的哥哥,经常和他一起玩,照顾他,给他带来了温暖和支持。半年后这个哥哥搬走了,他当时非常的伤心非常的不舍。了解同性恋这个词,是在初二的时候,那年因为英语考得好,妈妈给他买了一台电脑,他学会了上网,也通过上网知道了同性恋,认为自己对男生的好感正是同性恋的表现。这样的好感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大学远离福建,并且身边的朋友对同性恋的看法也都很开放,他也前后结识了几个男朋友,但几次恋爱都以伤心告终。
从来访者的发展历程来看,对男性的好感,更多的表现在对男性特征如阳刚、勇气、果敢的羡慕和仰慕,来访者谈及对自己婚姻的展望,仍然是和理想中的女性组织一个温暖的小家;但同时,又感觉自己和身边的女生只是好友,从来没有爱慕的感觉。
心理咨询师认为,来访者自幼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很模糊,因而可能在同性认同上出现了停滞,也因此影响了青春期的性别统一,出现角色混乱。
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分析,建议来访者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发现来访者对角色的重定义;让来访者把视线放在当下,建议来访者给自己一段时间专心学业,为明年就业做准备;使来访者建构力量感。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29139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