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自杀事件频发,社会各界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视越来越多,但其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更多的关注,需要来自父母,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自杀是一种病,是心理疾病发展到极致的反映。心理专家认为,自杀疾病有3种表现形式:自杀欲念,即产生自杀的想法;自伤,有意伤害自己的身体;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16岁左右的青少年最易“患上自杀病”,这是由社会因素、青少年自身因素等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因素,而社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家庭因素:其一,逼子成龙。父母对子女期望、要求过高,易造成子女沉重的心理负担,这种负担如果不能及时疏导、释放,子女极易产生自杀行为;其二,父母离异、家庭的不稳定也可能让青少年产生悲观厌世以致自杀的行为;其三,家庭地位的变化。比如从特别受重视忽然到不受重视,哪怕这种情况并不客观存在只是孩子的主观臆想,这种客观的或者主观的家庭地位的急剧下降也是许多青少年无法承受的。
青少年自身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失落感、抑郁感、报复思想和性早熟方面。失落感主要因遭受挫折、困难而产生,比如,考试分数不如意,觉得自己比他人不幸,对生活没有信心等。抑郁感最容易在内向的孩子身上产生,他们自怨自艾,活在自责的环境里。报复则主要因为孩子与老师、家长发生隔阂冲突而起,比如,家长的打骂,可能会使部分孩子产生“我死了,你也不会好过”的报复思想从而走上自杀道路。
另外,不理解死亡。一些青少年只知道死亡可以避开他讨厌的人和事,却不知道他喜欢的美好的东西也会随之消失,这也是青少年不怕死亡、选择自杀的一个原因。
专家指出,目前研究结果表明:自杀欲念和自杀行为集中在智商比常人低和智商比常人高的人身上。城市孩子的自杀率高于城镇孩子,城镇孩子的自杀率高于农村孩子。
应对措施:
青少年的自杀行为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再也不能回避这一问题了。那么,怎样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自杀?有关心理学专家认为:应该根据青少年自杀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办法。
一、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观、责任感和死亡教育
要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青少年明白:无论生死,都得有价值。糊里糊涂地死和糊里糊涂地生都不可取;要让青少年参与到具体的家庭事务中来,明白“一个家庭缺了谁也不行”的道理,父母有责任让子女明白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责任和重要性;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的死亡教育也是必需的。
二、家长和老师都得学心理学
要用适合个体差异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切忌在公共场合讽刺、侮辱、打骂他们,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记者面前就有一份因教师出言不逊而导致学生自杀的沉重事例:一个15岁的男孩特别爱美,有一天他穿了一件漂亮的红衬衣到学校。课堂上老师发现他领下的扣子没扣好脖子露了出来,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声色俱厉地要求他把红衬衣脱掉,男孩不从,老师将他赶出了教室。当男孩子回到教室后老师居然说:“你还有脸回教室!”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当日,男孩子跳河自尽,以他的生命来反抗老师的无理。
三、要培养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心理应激能力
这是个长期的过程,让他们从小就学会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并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对待压力。另外,无论家长和老师,只要发现孩子有不良的心理现象,就应该及时让孩子接受心理治疗,“要像对待感冒一样对待心理疾病”。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心灵花园/顾歌工作室)上海心理咨询师 选编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22629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