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说中的职场冷暴力发生在你身上时,如果你是弱者,不要抱怨,你所要做的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战斗力;如果你是强者,不要惧怕冷暴力的袭击,因为这是你锻炼人际艺术的最佳实战机会,也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要考验。
所谓“职场冷暴力”,是指被上司或同事群体用非暴力的方式刺激,致使心灵受到严重伤害的行为。其主要体现在长期饱受讥讽、漠视,严重的甚至包括精神虐待、逼迫辞职,它会使人产生各种心理不适,如压抑、郁闷等,从而导致生理上的不适症状,如身体的消化、免疫、代谢等功能受到损害,最终反应在工作中的职业倦怠、甚至离职。职场冷暴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
“冷暴力”的概念最先出现在婚姻家庭中,是一种由挫折感转化的非武力的攻击行为。现在这一概念已经蔓延到职场中,被称为“职场冷暴力”,表现出的是一种人际关系上的不和谐。包容欲较弱的人反应特质为排斥、对立、疏远、回避、孤立,包容欲较强的人则刚好相反。控制欲较强的人希望通过权力权威,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关系,表现为使用权力、权威以影响、控制、支配、领导他人;相反特质表现为:反抗权威、忽视秩序,受人支配或追随他人等。
据调查,职场冷暴力主要来源于上级,或者是无法融入的同事小圈子,而遭受冷暴力者大多不会主动争取正面沟通,而是选择忍耐或者离职。职场冷暴力不仅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对公司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现状调查
调查开始并没有明确给出职场冷暴力的定义,接受调查的人中,只有30.6%的职场人表示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概念,而当为他们阐述关于职场冷暴力的概念后,67%的职场人表示自己曾经遭受过职场冷暴力。
职场冷暴力对于职场人的影响相当大。当遭遇到职场冷暴力,只有16.9%的人表示会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而对于其他绝大部分受害者而言,都带来了较为严重的消极后果。其中最多的还是直接导致了消极的工作状态。38.1%的受害者表示自己会整日郁闷,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20.9%的职场人则“以冷制冷,同样让对方陷入职场冷暴力”;19.9%的人则选择了黯然离职,只能以这种方式解决。
调查显示,职场冷暴力主要来自于上级,这一部分的选择超过了四分之三。可见,上级作为职场中相对强势的一个群体,是职场冷暴力的主要实施者。作为企业或团队的管理者,应该充分考虑到被管理者的感受,从而运用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法来对待团队成员。毕竟职场冷暴力发生后,对于上下级之间的工作配合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职场人的工作情绪与工作状态也会有很大的影响,极大降低工作效率,对于企业的损失不言而喻。
冷暴力影响不容小觑
由于长期饱受讥讽、漠视,遭遇职场冷暴力者在心理上很容易出现压抑、郁闷情绪。
遭遇职场冷暴力后,46.8%的职场人表示自己严重受挫,近6成职场人常有疲惫不堪的感觉,56.2%的人表示自信心大幅受挫,53.8%的人表示自己会
[1]
抑郁。迷茫、沉默寡言、焦虑、悲伤、绝望等都是职场冷暴力带来的情绪上的严重后果。如果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遭遇冷暴力的人甚至有可能走上自杀的道路。
冷暴力引起的行为和躯体问题也不少,如沉迷上网,抽烟、喝酒增多,猛吃零食或胃口不佳,不想进食,以及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头疼、胸闷、惊慌等,都可能伴随情绪问题发生。
“职场冷暴力”误区
刚入职的新人,常会抱怨主管给自己分配的工作技术含量低,公司里的前辈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汇报工作时上司态度不冷不热不置可否,并将之简单归结为“职场冷暴力”,典型言论如下:“哎,成天干活那么辛苦没人体谅,白眼倒是没少捱,真不想在这种充满冷暴力的环境中继续呆下去了!”
心理专家提示:其实仔细想想,以上种种算是真正的“职场冷暴力”吗?很多时候,让你做小事是为了奠定做大事的基础,不把你放在眼里是因为你什么都不会,汇报工作收效不佳是因为你没领会领导意图,而不是什么人成心跟你过不去。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抱怨遭遇“职场冷暴力”,不如以开放性的状态加强人际沟通和学习,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素养,尽快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真正的职场冷暴力,往往是针对强者的。因为你强,才会招致同事嫉妒,因此遭遇不动声色的联合抵制。因为你强,才会让上级心存忌惮,因此遭受有所图谋的挟制和冷遇。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3117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