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马蒂・莱尼博士从精力角度研究的内向外向性格理论是相当肤浅的。只要思考“为什么内向者会经常感到精力不足?”“为什么外向者会经常感到精力充沛”这两个问题,就会发现,所有人都会在情绪低落时精神萎靡――这时会感到精力不足,在情绪高昂时神采飞扬――这时会感到精力充沛。一个人的精力是随着情绪变化而变化的,由此,内向分析师宗武认为,内向者之所以经常感到精力不足,只是因为他们很易情绪低落而已,从精力的角度就是从情绪的角度研究内外向性格,而从情绪的角度研究内外向性格就像从情绪的角度研究性别一样不能触及问题的核心。
外向者更崇尚冒险,这是由他们的注意力因聚焦于信息中的利而轻视了弊的危害造成的结果。这也使外向者更胆大、勇敢、无畏。
内向者更小心谨慎,这是由他们的注意力聚焦于信息中的弊造成的结果。这也使内向者更胆小、懦弱。很多时候,内向者外向者大脑分析信息的差异,会导致他们对同一件事有截然相反的行为。如调查发现,当交通灯变黄的时候,内向者往往会踩下刹车,而外向者则会踩足油门。
创造“外向”“内向”术语的心理学家荣格说:外向者的生命周期更短一些,因为他们有较少的自我保护方式;内向者的生命周期更长一些,因为他们有较多的自我保护方式。
外向者更喜欢热闹,因为这里有丰富的信息源,而任何信息都可能让他们产生快感。内向者更喜欢安静,因为任何外界信息都可能让他们产生不舒服甚至是不安的感觉。
外向者更倾向于快;内向者更倾向于慢,当行动时,他们生怕出错,在小心谨慎中,不得不牺牲速度。从生理上解释是:外向者主要分析信息的“多巴胺路径”要比内向者主要分析信息的“乙酰胆碱路径”短一些,也就使“多巴胺路径”分析信息的时间少一些,外向者的速度随之快一些。
外向者更追求认知的广度。这缘于,本能“先利后弊”分析信息的外向者更重视对信息中的利的享受而轻视弊对自己的危害,这使他们认为信息认知得越多,享受也就越多。因此他们喜欢了解很多事物,对很多领域都抱有热情,喜欢交很多朋友,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热衷于各样吃喝玩乐……
内向者更追求认知的深度。这缘于,本能“先弊后利”分析信息的内向者只能安心地用无弊于己的信息,这使他们认为信息的每一个细节研究得越彻底,才越有可能找尽所有的弊并思考出相应除弊对策,从而越会成为一条无弊于己的信息。因此,内向者被认为更适合做研究型人才,如科学家、发明家。
于是,外向者更可能会博而不专。如外向者李嘉诚的事业遍及各行各业,如港口货运、酒店、保险、电力、电讯、地产、基建、零售、石油等等,可谓包罗万象。
内向者更可能会专而不博。很多著名的内向者都是因为用很长很长的时间专注于他们的某一个兴趣爱好而取得卓越成就,如爱因斯坦专注物理,比尔・盖茨专注软件,凡高专注画画……内向者必须牢记曾国藩的一句话:凡事皆贵专。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 心理咨询师 选编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22907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