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在微博上写到:《长江七号》里面的狗狗太可爱了,相信每个女孩都想拥有一个。
其实不只是女孩,还有男孩。如果能够回忆自己童年的话,都会发现,拥有一个像“长江七号”这样忠诚而又神奇的宠物,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的梦想。
心理学认为,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不离不弃的陪伴者。这种渴望刚开始是对妈妈,后来就是对其他亲人。
然而渴望总会受挫,因为妈妈一定会不断离开自己,离开的时间有时候很短,有时候很长。
三岁前的孩子无法忍受这种分离,看不到妈妈的时候,他们就会哭泣。因为这个时候孩子还没有形成“客体恒定性”。他们只有看到一个人在自己眼前的时候,他们才觉得这个人存在,而一旦看不懂,他们就觉得这个人彻底消失了。所以妈妈不仅要满足他的生理需求,也要满足他的心理需求。而一旦妈妈不在,他就感觉崩塌了。并且开始嚎啕大哭,这种哭的背后,是真真切切的痛。
三岁以后,孩子才能形成基本的“客体恒定感”,意思是当一个人从他眼前消失了,他还能在心中保持这个人的表象。所以不会太焦虑。
当然这种感觉是慢慢形成的,并不是有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孩子绝对不能忍受妈妈消失,在这以后,就能绝对忍受。不是这样的。
总之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专属客体,这个客体刚开始,就是妈妈。
但是,妈妈总是要离开自己的,这多少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为了弥补这个伤害,孩子就会把这种渴望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物品上,这个物体就叫做“过渡客体”。
过渡客体可以是任何物品,比如毛线,婴儿或许每天都拽着这个毛线,仿佛他是天底下最重要的,当毛线不在的时候,他可能会“哭死”过去。这团毛线可能是一团毛毯的附属,而这张毛毯可能当初和他妈妈一起盖的,但他的妈妈是空姐,产假结束后就离开了,他为了弥补这个痛苦,一开始是依赖那个毛毯,每天都睡在里面。毛毯太脏,家人把它丢掉,那次他哭得很伤心。后来,他就发现了这团毛线,视之珍宝,事实上她只是把这团毛线当做了妈妈。
最常见的过渡客体是毛绒玩具,比如各种公仔。《长江七号》中,七仔死去,变成了一个毛绒玩具,就是这个道理。
妈妈最初在孩子心中是全能的,他可以满足自己的一切需要。但是后来他明白妈妈的能力是有限的,接着他就会把这种全能妈妈投射到“过渡客体”上。孩子们经常就会把自己的玩具想得很伟大,仿佛他们可以做任何事情。
电影里则刻意刻画了这一点,七仔无所不能,不过,对这种全能描述得最尽致的,还是日本动画片《机器猫》。小主人有任何梦想,机器猫都可以去实现。
六个月之前的孩子处于自恋全能阶段,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冷了饿了都会在第一时间得到满足,尽管是别人满足他,但他还是觉得别人和他一体,所以是自己的全能。如果这种全能在早期得到满足的话,孩子就会顺利度过这个时期。但是如果没得到满足的话,他的自恋全能就会遭遇挫败,便会在以后的时间里一直执着于这种需要。所以如果那种“全能玩具”能打动你,说明你可能在小时候照料得不太好。
除此之外,过渡客体还有一个功能是不离不弃,不管我们怎么对待,他都会忠于自己。在电影里面,不管主人公怎么折磨七仔,不管遇到什么遭遇,七仔仍然忠于小狄。
其实每个孩子都干过,那些被当做过渡客体的玩具,都被孩子折磨过,不管孩子怎么对它,它都不离不弃。这样孩子就会获得安稳感。
很多人谈恋爱就是这个样子:不断刺激对方,探测对方底线,并且觉得,如果他什么都宽容我,那他就真的爱我了。如果对方降低了底线,自己就会做更过分的事,进一步试探。
但是,玩具可以随便折磨,人却做不到,这种不断试探的人,最终会失去自己的恋人。
心理学家顾歌认为,孩子天然有攻击性。比如他会咬妈妈乳头,会掐妈妈,扯妈妈头发,他们这样做的时候,也是在试探――如果我这样对你,你都不抛弃我,那你就是真的爱我了。
一个好妈妈会抱持婴儿的攻击,毕竟婴儿没什么太大杀伤力。被包容的孩子,会顺利度过这个阶段,他的攻击性会减少很多。
而如果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妈妈,会对婴儿的攻击过于敏感,甚至会惩罚孩子。于是婴儿的攻击性就会被压制,他就会执着于释放自己的攻击性,并会找一切机会去释放,比如那种不断试探恋人的人。
总之,孩子可以自由使用一个公仔而不用担心他不开心,会反击,会死亡。这其实就满足了孩子的一种渴望――我可以自由得使用一个东西,最后扩展为――我可以自由使用这个世界。可以让孩子形成对外部世界的掌控,同事也可以帮助他形成内心的安定。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4241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