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信息 > 358期心潮・心灵花园心理沙龙:《家庭中的心理抚养―咨询中的运用》
2016
01-28

358期心潮・心灵花园心理沙龙:《家庭中的心理抚养―咨询中的运用》

358期心潮・心灵花园心理沙龙:《家庭中的心理抚养―咨询中的运用》 - 第1张  | 心灵花园网

  很想问各位已成为家长的读者,初为人父母的时候有没有幻想过要成为怎样的家长呢?“孩子得听我的,我说什么是什么”,或是“随便啦,孩子开心就可以了”,在或“我想和他成为很好的朋友”。随着孩子长大,父母与孩子开始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时发现,家长的责任并不是激情过后的衍生品。
  宝宝喜欢打小朋友,父母除了道歉还会做什么?孩子不学习父母怎么做的呢?孩子犯错父母会冷静的听他解释么?本周的沙龙活动,温老师对这样看似很平常的生活问题提出了一个词――心理抚养。它是相对于法律意义上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补充提出,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顺序性,行为问题表现有滞后性。大部分成年人的极端行为都可以追溯到其某种早期心理经历,人的心理问题则与其6岁前的教育有很大关系。曾经看了一本叫做《心理师的眼睛》的书,一些常见的校园青少年问题被解读,不论是有极强的攻击性,叛逆,早恋甚至事事追求完美的孩子,他们的行为背后是家庭抚养的缺失。就像文中的一个孩子A,学习好,懂礼貌每个老师都会夸赞,可是被多次发现作弊,即使他都会依然控制不住的要去看其他同学的试卷,他自己说这种行为是“检查自己的答案对不对”,后来心理师了解到这个孩子的家庭中还有一个更优秀的哥哥,妈妈的关注点总是在哥哥的身上,A觉得自己要很优秀母亲才能关注自己。这位母亲心理抚养的缺失,导致孩子差异性的好强追求完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有多么重要不言而喻。父母多一些的关注书中一只在强调一个词,叫做“脱轨”。各位家长,你们也曾经从孩童时代走来,是否那时的你们也是这样或那样的“脱轨”着呢?青春期找不到“自我”的迷茫,学习没有成长的方向,让自己的行为不被大人所理解。你愿意陪伴与等待么?
  温老师的沙龙中提到心理抚养有十二要素:情感→言语→自信→社会性→观念→性格→自控力→意志→注意力→关注依恋期→青春期→叛逆期,你们现在站在哪一个阶段呢?家,提供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吃饱穿暖,更是他们的保护伞,他学习“社会化”的第一个环境。请避免发生“父母生病,孩子吃药”的事情了。
  PS:《心理师的眼睛》作者:舒霖,毕业于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投入校园临床心理服务近二十载。想了解更多书中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xinchao200610

最后编辑: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