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不是强迫症),在普通人身上出现的比例很高:超过 80% 的人体验过强迫思维,超过 50% 体验过强迫行为。这并不是少数人的体验,经历了之后就不觉得自己是怪癖了。
强迫还是强迫症,主要会由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来辨别,有些有强迫行为的人适合心理疗法,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缓解甚至消除症状,而有些只能通过吃药来解决。这个筛查的过程并不能由心理咨询师来完成。
那如何区别强迫和强迫症呢?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主要是参考对生活的影响程度和当事人的主观痛苦感。尽管大多数人都体验过强迫思维,但病态的还是极少数。强迫式的行为通常是毫无意义、没有必要的浪费时间,所以在判断上有一个时间标准,比如一天浪费一个小时以上,或是更多;第二即是伴随挥之不去的念头,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有人每次洗三遍五遍手自己就觉得很难受,总觉得自己是个异类,而且这个想法干扰到了他的生活;而对于有些人来说洗十遍也无所谓,因为他知道自己就是爱干净、有洁癖,这样的人也就不需要作为临床干预的对象;还有可以列入评估范围的就是是否影响一个人的社会功能,导致个人生活产生混乱,甚至难以为继。强迫症患者的婚恋问题十分严峻,离婚率非常高;与他们亲近的人也许可以试着理解,但是却很难忍受,因为他们很容易把周围人卷入自己的强迫倾向。譬如一个有洁癖的太太会希望家里一尘不染,也会希望丈夫能严格按照她的要求生活,这样双方之间的冲突和家庭矛盾就非常容易产生,这也就需要进行临床和心理干预。
心理咨询师认为,强迫症之所以是“症”,它符合一般患病的过程,有起承转合,从发现症状到吃药或心理干预到治愈或控制;强迫型人格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性格特征,严重是一种人格障碍,非常难改变。进行心理干预也不是为了“治疗”这种人格障碍,而是帮助具有强迫型人格的人伴着这种人格如何更好地生活。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 顾歌心理咨询团队/心理咨询师 选编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25109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