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英国陆军上尉杰弗里・达格戴尔,带领一批新兵,抵达比利时境内的英德交锋前线,替换战壕中筋疲力尽的部队。
他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英国士兵显然不在警戒状态,哪怕敌军出现在目标范围内,他们也没有射杀的意向。
在敌军眼皮下走动
在敌军眼皮下走动
达格戴尔后来回忆说: “德国士兵就在一把手枪能够打到的距离内,来回走动,我们的人却视而不见。这些人显然不知道自己正在打仗,双方都采取‘和平共存’的策略。”
从逻辑的角度来看,不难明白。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起初的血战阶段之后,进入到僵持的堑壕战状态,交战双方相隔一片几十米宽的荒地,互相对峙。几个月下来,士兵每次面对的都是同一个人。经过持久的重炮轰击,双方弹尽粮绝,如果双方达成共识,都对敌人手下留情的话,就不至于一无所有。经过重复的互动之后,交战双方学会相互合作,如果任何一方侵犯这种规则,就会受到惩罚,对方会发出猛烈的攻击,予以报复。
退役军人们回忆说,炮轰有固定的时间安排,落点也是可预测的,交战双方都在向敌人显示自己的技术,作为一个含蓄的警告,表示他们不想让敌军伤亡。
正如一位士兵所说: “交锋线上平静的原因是,没有一方想要进到对方的领地,如果英国人炮轰德国人,那么,德国军队就会以牙还牙,对双方造成的损伤都是一样的。如果德国人炸毁了一片战壕,杀了5个英国士兵,英国人马上回击,连轰带炸,也杀5个德国人。”
即将离开前线的部队,会教他们的后续部队,采取同样的和平共存原则,你不犯我,我不犯你。
这种互惠利他的行为,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无私,只不过是使自己脱离复杂的情境采取的一种聪明策略。
付出期待回报
付出期待回报
三四十年来,许多生物学家和社会理论家开始相信,所有无私的行为背后,都有相似的策略性想法,而且,无私的目的永远为了得到回报,无私永远是有条件的自私。
研究人员发现,利己主义者可以通过几种机制,利用现在的付出,获得他日的回报,互惠利他行为只是其中一种机制。通过善意的行为,一个人可以累积别人对他的感激和义务。无私的行为帮助一个人建立一种值得信任的声誉,可以在日后得到兑现的好处。
在任何有可能发生欺骗的情况下,追逐自我利益的各方之间,采取这类“战略性”的合作,需要进行不断重复的互动,这样,一个人才能利用自己的合作,作为战略性的诱饵,诱使其他人合作。如果缺少这种重复互动的机会,合作就像荒漠中的小花,很快就会凋谢。
“一战”中,那个“和平共存”的动人故事,最后的结果是令人沮丧的。战争接近尾声,引入坦克作战,战争流动性更强,军队更加机动,再也不可能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重复遇到同样的敌人,与之长久对峙。所以, “和平共存”的原则随之消失。
我们生来就擅长博弈论,这一点几乎是毫无疑问的。研究表明,我们的生理技能能专门发现欺骗。当某些情境暗示我们有可能被欺骗时,一般来说,我们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微妙模式。
二十多年以来,社会理论家发现,人们的行为并非如理论所阐述的那样。利己主义的逻辑暗示,如果人们不再期望在未来得到回报的话,那么,所有形式的无私行为,都会彻底消失。事实上,这根本不是真的,毕竟有些人似乎是“真正的无私主义者”。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1918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