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大学读哲学家艾伦・瓦兹的《不安全感的智慧》时,我的世界被颠覆了。他非常透彻地强调了一个简单而令人吃惊的观点:生命只存在于当下。我们应该活在当下,而不是一味地追逐触不可及的快乐。
瓦兹说:“假如快乐感总是取决于某种对未来的期望,那么我们只是在追逐一个抓不住的鬼火,直到我们自己消失于死亡的深渊。”
很简单,很深刻,但我们是否正过于专注于现在――或者一个关于现在的概念?
佛教心理学提倡,为了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要创造痛苦,而不是正视痛苦。痛苦是一些不愉悦,不舒服的感受――悲伤,恐惧,或者失败。我们不知道彼此是否相爱,不知道未来会怎样,这些是我们曾经历的不安全感。活在当下必然要面对人类的阴暗面。
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为了找到一个难以捉摸的安全感。心理咨询师建议我们面对不期而至的不安全感,为了让自己感到安全。
“对安全感的需要和体验不安全感是一回事。就像屏住呼吸也就意味着失去呼吸。一个追求安全感的社会就如同一场屏住呼吸的比赛,每个人都像鼓一样紧张。”瓦兹提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观点,是对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观点的强化:“我们的任务不是让自己感到安全,而是有能力忍受不安全感。”
精神上的修行越来越受到欢迎,让人们意识到要活在当下。人们普遍渴望得到活着的感受,存在的感受以及关联于别人的感受。
但这样做有没有潜在的危险?
活在当下这个概念很容易被误解。我发现一个趋势,人们过于活在当下可能会与当下脱节。心理咨询师说头脑旅行不是真正的活在当下。
另一个潜在的陷阱是,我们可能会错误地认为,活在当下就是不规划未来。我们还有可能认为经历恐惧,或伤心的情感会让我们脱离当下。感受人类情感时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够有灵性。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心灵花园/顾歌工作室)上海心理咨询师 选编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17686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