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信息 > 家庭成员彼此分担每个人的命运
2015
02-13

家庭成员彼此分担每个人的命运

  家庭治疗之核心在于系统观。它不把焦点放在个人的病理心理上,它所关注并试图介入、改变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整个家庭的互动模式。没有一个人或一件事是独立存在的,他们同周围的人或事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就是说,家庭成员彼此分担其他每个人的命运。
  家庭治疗师认为,把某个人的病症看作他个人的问题是不恰当的,其症状意味着他同周围的大系统(家庭,社区,社会)的互动出现了障碍。所以,一个家庭成员出现了问题,需要从整个家庭成员这个大环境进行扰动和干预。
  从家庭治疗的观点来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都是整个家庭“共谋”而造成的,只是这个共谋是在整个家庭成员的潜意识层面的共谋,是不被意识所觉察的共谋,所以我们说“青少年的行为问题的背后一定隐藏着其它的问题,通常是家庭问题。”
  在一个家庭经济条件宽裕,但是父母感情不和,孩子有小偷小摸恶习的案例中,孩子的问题无疑就是这样的。因此,采用家庭治疗将是一个恰当的策略。
  我们可以认为,在这个家庭系统中,孩子的偷窃行为,是父母夫妻关系不和的外在症状。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夫妻关系的不和呢?
  家庭是一个投射认同现象发生的最常见的地方,因为家庭是最亲密也是相对最牢固的人际关系存在的场所,亲密关系中最容易形成投射性认同。
  孩子的父亲将认为他人能力不行而自己可以控制一切的需求投射到孩子的母亲身上,但是孩子的母亲却没有认同这种投射,而孩子的父亲在投射受阻的情况下依然带着这种控制欲望继续投射,这种情况下,孩子的父亲感觉自尊受挫,而母亲也感觉不被认可和尊重,这种人们迫切需要的深层次的心理需求不能被满足以后,势必会激发严重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冲突在一时没有办法解决的情况下,孩子发现用“偷窃”的行为可以转移父母的注意力,缓解父母之间的冲突,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挽救父母的婚姻,由此造成了平时小偷小摸的行为。
  由此我们看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夫妻关系的和谐,给孩子适当的心理层面的关注,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
  经过心理咨询师的评估分析与引导,在克服了许多的阻抗和退缩之后,父亲慢慢开始意识到自己用的是一种很早就固定下来的病理性的人际交往模式,造成了婚姻方面的困境,而这正是孩子的问题行为的根源。
  经过孩子父母双方的共同努力,它们的婚姻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家庭气氛日益向好的方向发震,孩子的“偷窃”行为因为失去了意义,自然而然地也就消失了。

心理学基本概念
  投射性认同:是源于病态的客体关系的投射性幻想行为的衍生物。它影响着正常关系的构建,并指引着基于关系所发生的事情的进程。简单介绍四种典型的投射性认同:依赖、权力、情欲、迎合。
  依赖的投射性认同往往把自己的无助感、需要他人指导的需求投射到他人身上;权力的投射认同把自己的强大的对他人能力的不认可投射到他人身上;情欲的投射性认同往往认为对方在性方面有很多需要,而自己正是可以满足对方这些需要的人;迎合的投射性认同往往一味的自我牺牲。在这种投射之下,被投射者潜意识中接受了这些信息,并按照投射者的潜意识所希望的那样做出了反应,这就形成了投射性认同。
  文/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心灵花园/顾歌工作室)首席心理专家 顾歌
  (本文为心灵花园网顾歌老师原创文章,所有权归顾歌老师及苏州心灵花园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与上海心潮健康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家庭成员彼此分担每个人的命运 - 第1张  | 心灵花园网

最后编辑: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