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马上就要来临,可越到最后时刻的我却变得越来越急躁,常常没法集中注意力学习,还总是坐立不安,该怎么办?”考前焦虑,成了许多考生都绕不过去的坎儿!
所谓焦虑,是一种常见情绪反应,它是一种缺乏客观原因的期待性紧张不安和担忧,预感到即将大祸临头又难以应付的不愉快情绪。而考前焦虑,则是人在面临考试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
一年一度的高考,对每个考生来说都是一道关口,考前的紧张气氛几乎对每个考生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某些心理素质好的考生,能自觉地把这种压力转化成动力,可另一些考生则因为受考前紧张焦虑心理的影响,难免会出现如一想到考试就心跳加速、胃痛、多汗、厌食,一进考场就想上厕所,一提到考试就紧张地要命,睡眠失常,虽然人躺在床上,可是脑筋停不下来一直在想……考前好几个晚上睡不踏实等等。
心理咨询专家表示,其实,出现这些现象并不可怕,很多对自己要求过高的考生都会有,可怕的是对这些现象本身的焦虑。其实,只要考生以一个平常心来对待高考,把高考作为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过程,一种体验,而不是唯一的目标;并且充分了解自己的实力,以恰当的目标要求自己,以适合于自己的方式来复习,就能够在考试中正常发挥。
而对考试正当的情绪反应应该是:对完成任务充满信心,关注面临的任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
认识:适度焦虑有利于考试的发挥 美国有位心理学家说:“焦虑本身毫无可怕之处,可怕的在于我们对它的态度。”当考生把考试视为一种危险,担心考试失败就会导致焦虑的情绪,而焦虑的情绪又往往会引发更多负面的想法,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过高焦虑,影响大脑的正常发挥。
而心理研究的结果也早已证明,适度焦虑对于参加考试的同学来说是最能发挥自己水平的。一点都不焦虑的同学反而容易大意失荆州。不过,要注意的是,过度的紧张却能阻碍我们的思维,甚至产生恐惧感,使考试发挥得不理想。这种紧张或不安可以发生在考试之前、考试当中,甚至在考试之后。
高考前,若有些考生出现烦躁、抑郁情绪,无法正常学习,每天在痛苦中度过,严重的还会患上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甚至精神分裂症等,家长千万不要以为都是考试压力在作怪,而且,必要时你还应该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措施:把焦虑限制在较低水平
如何应对考前焦虑?对此,心理专家还建议,面临考试的学生可以多和学校里的心理老师交流,多掌握一些应对措施,把焦虑限制在较低水平。这里,提供两个方法供面临高考的学生参考:
措施一:把考试焦虑“合理化”。即承认重大考试引起焦虑是必然的,带着焦虑一样会赢得考试。
措施二:把考试焦虑“习惯化”。比如多模拟高考情境,这样次数多了,也会使你对考试气氛产生一种“习以为常”的心态,真的面临大考也就不会太紧张。
延伸阅读:高考前如何调整心态?
加强自我暗示。“别总想着自己没啥,要多想想自己有啥”。给自己正面的、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你最棒”,这样才能够有一个昂扬的斗志,来支持你完成考试。
提升自信心。相信很多老师都会教给学生一个提升学习成绩的方法,那就是把每次做错的题都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平时多花点时间在这些曾经做错的题目上。这个方法在平常的模拟考中能够有不错的效果,但是小编认为,临近高考的时候,还是要多做一些基础题,一是因为近年来的考题还是有偏向基础知识的趋势,二是做一些正常的题目,可以让学生觉得自己能够解决问题,加强自信心。若是钻牛角尖,非要做偏题、难题,则会让学生感觉自己怎么这么没用,一道题也答不出来。一旦情绪变得低落,答题时也就无法超常发挥甚至正常发挥原有的水平。
学会自我减压。不要把高考看成是人生的唯一目标,这样的想法会给自己的思想压上一个极大的包袱,人也会变得患得患失,甚至觉得要是高考失利,人生也就完了。这种极端的想法一定要摈除,要告诉自己:高考并不是人生的全部,高考也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只要尽力做到最好,让自己没有遗憾,那就是高考最大的意义和收获。
保证规律作息。只有充足的睡眠,才能够养精蓄锐,才能够有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考试。如果一味埋头做题、加班加点熬夜苦读,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精神也会变得恍惚,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应对考试,这样一来就变得得不偿失。因此越是临近考试,越要保证作息时间规律,保证每天能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专注眼前之事。有的考生心思很重,一天到晚总是想着“我这次能考个什么大学啊”、“这个大学的专业以后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啊”等等,说好听是懂事早熟,说不好听就是庸人自扰。在这些想法的驱使下,考生往往会越来越乱,抓不住重点,结果本末倒置,忽视了眼前最关键的事情是如何沉着应考。建议考生不要想得太多,把心思放在当下,切记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把每一步走好,这样才能够为更美好的明天大好坚实的基础。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8169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