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努力追求成功是为了获得幸福,但成功之后,我们却发现自己并不比以前幸福。其实,我们把手段当成了目的,权力、金钱都是获取幸福的手段,而不是目标。
什么影响了我们的幸福?
提问:《幸福的方法》一书的作者泰勒・本・沙哈尔博士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老师,成千上万的哈佛学生通过他的课程找到了快乐,首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位“哈佛红人”。
汪冰:泰勒・本・沙哈尔博士是哈佛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心理学讲师,他第一次开设积极心理学课时,只有8个学生报名,中途还走了两个人;第二次,有近400名学生选修他的积极心理学课程;到第三次,学生数目达到850人,而来听课的人,不只是哈佛学生了,还有学生的家长、爷爷奶奶和媒体记者。
别看泰勒博士现在是“哈佛红人”,但他在教积极心理学课之前,曾经有一段时间对于未来的选择也很迷茫。他曾经努力模仿一些极富幽默感和感染力的演讲高手,他甚至曾经一度报名参加幽默演员培训班,但是后来他中途放弃,因为他发现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他眼中的那些演讲大师。后来他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富有创造力和沟通能力,东西文化兼容,如果做一个好老师的话,他应该发挥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他放弃了模仿别人,开始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当然他也想出了一些好点子,来弥补自己教学风格的不足,比如他会在教学中引入一些幽默的影视节目片段,既契合讲座的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一举两得。他开始在哈佛开课,教学生如何获得幸福和快乐的具体方法,其独特的风格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赞扬。
提问:之所以称“方法”,那么对读者而言,肯定是要具有实用性,《幸福的方法》一书的实用性在哪里?
汪冰:第一点是让我们重新思考手段和目标的区别。我曾经写过一篇书评名叫“我的幸福练习册”,先让读者反思:我们努力追求成功是为了获得幸福,但成功之后,我们却发现自己并不比以前幸福。其实,我们把手段当成了目的,权力、金钱都是获取幸福的手段,而不是目标。我想通过这本书让更多人知道,生活在某些方面或许有不如意,但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寄托能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因此生活中再遇到困难,挫折感就会得到缓冲。
第二点是恢复大家享受过程的能力。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一条路通向幸福,幸福就在这个过程中。”数据表明: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只占10%,是否幸福,40%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50%受遗传因素影响。许多人认为,环境改变了,生活改变了,我们才能幸福,当然基本的生活条件要满足,但这是一种托付心态。在美国曾经做过一项研究:调查过在博彩中中头奖的人,一开始中奖的时候,他们都很兴奋,但一个月后,他们发现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并没有让他们获得比中奖前更多的幸福感。相反,即使环境不尽如人意,但只要生活过得有意义,找到了使命感,会让人觉得很幸福。因此我们不要将自己不幸福的全部责任都推脱为不利的环境因素,而放弃了自己的主观努力,没有人能给我们全部的幸福,也没有人能拿走我们所有的快乐。
提问:您作为泰勒博士在亚洲地区唯一授权的“积极心理学”讲师,亲身体验过“幸福的方法”,您感觉自己体验前后有什么区别?
汪冰:我举个例子吧,在《幸福的方法》中有一个练习,就是在每天临睡前写下最让自己感激的5件事。坚持8周以后,这个练习会改变我们对世界固有的思维方式,更乐于帮助他人。我本人在实践过程中,让我周围的人感到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练习的效果,不仅被我本人,更被积极心理学中严谨的科学研究证明有效。
在做感激练习之前,我觉得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理所当然,如果没有按照我的预期发生的时候,我会焦虑。但现在感动练习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世界,以前是麻木状态,但当我心存感激的时候,每天都有新的惊喜,在每日的平凡中体会到了生命的不平凡:这两天,我的电脑出了很大问题,换成以前,我会很烦躁,为什么用了两年都没出问题,而现在偏偏出了问题,可现在我反而很感激,电脑没有在关键的时候出问题,也没有到存储的资料全部报废的地步,我已经很幸运了。总之,以前想问题多一些,而现在感激多一些,建议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不如意的事情上。与其执着地抱怨我们没有的,不如好好珍惜我们现在已经拥有的。
如何获得幸福?
[1]
障碍不是生活的全部,当我们克服障碍之后,我们的心态会获得提升,只有经历了痛苦,成长才会更彻底,痛苦很多时候是转变的信号。
提问:《幸福的方法》是一本介绍如何获得幸福的书,读者要注意些什么,才能很好地获取幸福的方法呢?
汪冰:首先我们要调整心态,对同一件事,可能每个人站的角度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譬如有次打车的时候,司机问我干什么的,我说做让人如何开心工作的事情,他就不太认同我的说法,“每天早上起来一睁开眼就欠着公司200块,怎么开心啊”。后来,我又跟另一位的士司机聊,他就说自己很开心,每天可以跟不同的人打交道。两位司机同样的状况,但因为心态不一样,心情也有很大差别。很多人没有负起对自己的责任,让权利和金钱剥夺损害了自己一辈子的幸福。
其次很多人觉得现实的问题没解决,我去练习幸福的方法有什么用。但事实上,现实问题是否解决跟幸福没有多大关系。科学研究显示,很多晚期癌症患者,在被确诊之后,却第一次体会到自己全然地活着,他们面临的是人生中最大的,而且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的转变,主要是因为他们第一次清楚地意识到,生命原来是有终点的,所以他们停止抱怨,停止在不满中生活,而是第一次开始由衷地感激目前所拥有的一切,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每一个拥有清醒头脑的早晨。
同时,我们还要保持清零的心态。
最后,《幸福的方法》一书中布置了很多练习,读者应该坚持做,做了才会对方法的好处有体会,我知道有很多读者并不相信,而失去了机会,其实幸福太简单了。
提问:书中的确布置了很多练习,但要都做的话,觉得还是有些麻烦,像开始做练习的读者最应该做的是哪几种练习呢?
汪冰:我认为“感激练习”是全书最大的亮点,这个练习能培养乐观积极的生命态度。我曾经有一个极度悲观的朋友,在坚持做了三个月的“感激练习”后,对我说:“生活中从来不缺乏感激的事情,每天记下这些事,相当于乐呵呵地过一辈子,相当于写了一部自传体传记。”其次是“完形练习”,譬如“如果允许自己的不完美,……”读者要不假思索地写出5个以上的结尾。注意不要过多地思考,我看到很多人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左思右想,想一个很完美的答案,这样就达不到效果。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如“写一封感激的信给感激的人”等等。在这些练习中,我也很受益。重要的是坚持,如果一开始就不相信这些练习,不全心地投入,我们永远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我们经常会抱怨好事过去太快,其实是我们忘得太快。
提问:《幸福的方法》是引进过来的,其实书中的内容很多是针对西方人的,比起东方人讲究含蓄来说,他们要开放得多。中国人习惯把什么事情都放在心里,因此做这种“感激练习”的话,是否不太适合中国人的表达方式?
汪冰:是的。我记得上周在内蒙做了三天的企业家培训的情景。第一天上课时,我要大家表达感受,很多人都不说话,话筒递到哪个人手中,对那个人而言,就像随时会爆炸的手雷,后来课下我问参与者,是否平时都是这样沉默寡言,他们说不是这样的,从来没有在这么多人面前表达过自己,觉得不好意思。但到结束那天下午,再让大家表达感受时,发现他们都很踊跃。
我建议读者,开始做的时候,可以从几个要好的朋友开始,就会发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多么舒服多么有勇气的事情,把想感激的话表达出来,我们会发现,生命还有这样一种可能。
幸福有多远?
尽管幸福是每个人最基本的需求,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幸福感越来越弱了。
提问:其实,幸福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本能,难道人们对这种满足的本能的方法都不知道,需要推介吗?
汪冰:我觉得很有意义。尽管幸福是每个人最基本的需求,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幸福感越来越弱了。在美国有一项调查发现,随着财富的增长患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了,并且很多人从十几岁就开始,这提示我们,大家获得幸福的能力不是增长而是降低。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今非昔比,但我们问自己,比父辈更幸福吗?难说,也许我们把手段过于当作了目的,这样怎么找到人生的价值意义和使命感?很多人不知道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了,为什么自己越来越不快乐了呢?这也是积极心理学这个学科很重要的任务和使命。
提问: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汪冰:我举两个例子吧,是关于工作的,全世界只有20%的人做的是自己擅长做的事,80%职场的人不够快乐。在美国,
1968年对美国刚入大学的新生所做的调查中,41%想赚大钱,83%想要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这个情况在1997年时大不同,75%选择赚大钱,而只有41%想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这是一个具有讽刺意义的数据。
背景资料:积极心理学
幸福的奥秘是什么?现代人为什么经常不快乐?怎样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怎样走进一个洋溢积极的精神、充满乐观的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状态?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相信你在了解了这一理论后,一定能超越自身的不快乐、狭隘、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消极心态,以更积极的、建设性的情绪来面对生活的挑战。积极心理学通常被称为“帮助人类发挥潜能和获得幸福的科学”, 1998年时任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的 Martin Seligman将其作为一个新的心理学领域正式提出。短短的几年间,积极心理学因其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和重要意义,作为一种新的思潮、科学和方法学成为心理学的“第四次改革运动”正式揭幕,并在全球的学界、教育界、企业界掀起一股应用热潮。
上海心理咨询师 选编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3090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