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际交往 > “恐聚”同学会,你中枪了吗
2016
08-14

“恐聚”同学会,你中枪了吗

“恐聚”同学会,你中枪了吗 - 第1张  | 心灵花园网

  同窗情谊非一般的朋友之情可比,老师们曾说,同学之间的感情是最真实、淳朴的,不含任何杂质。只是人慢慢地成长以后,仿佛有些纯真的东西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同学聚会今后是否也将变成人与人之间的攀比大会呢?
  同学聚会经常有,但是年过一年,你是不是对同学聚会产生恐惧感,不想去参加同学会了呢?
  毕业最初几年,同学们忙于奋斗,彼此间关系很简单。随着时间推移,同学之间的差距渐渐拉大。买房了吗?换车了吗?赚多少银子了?这些往往成为饭桌上的主要话题。于是,随后几年,大范围的同学会变成了各取所需的小圈子聚会。挺好的同学会,怎么就一点点变了?
  在学校时,同学们大部分精力都投入于学习,彼此没有利益冲突,建立了坚实的情谊。历经社会的磨练、时间的洗礼,个人对成功有了不同定义和理解。置身转型社会,一些人把同学会当成拉关系、搞投机的好时机,也在攀比中满足自身心理需求。让类似聚会回归本义,可谓任重道远。
  老同学欢聚一堂,重拾旧谊是一道暖人的风景。然而,一些世俗化与功利化的思维方式,却渗透到了聚会中。聚会上,“忆当年”的越来越少,“比现在”的越来越多,原本纯真的聚会被打了折扣,感情交流的场所演变成了炫耀卖弄的平台。一些人不仅没能从聚会中获得情感慰藉,反而在攀比中徒增了压力和烦恼
  现实生活中,有人习惯与别人比,往往越比越不平衡,比出了怨恨、比出了愁闷,聚会攀比也是生活攀比的延续。其实,人与人间有些差距实属正常。从盲目攀比的纠缠中超脱出来,不因富贵而优越,不因平凡而自卑,朋友过得好就送上一份祝福,不如意就送上一份安慰,就不会有那么多郁闷和烦恼。
  老友重逢,看重的是感情,絮叨的是友情。卸下所有的职业包装,忘记彼此的身份地位,让自己回到最初见到对方时的状态。这样的聚会,才能至纯至真、轻松愉悦、令人难忘。
  刚毕业的时候,遇到同学会的日子,全班同学几乎都按时赶到母校,好不热闹。说不尽的大学生活,聊不完的成长故事,互相问候、互相鼓励,心中很暖。
  如今,打牌取代了集体活动,唱K淹没了心灵畅聊,理想成为了奢侈而又“幼稚”的话题,更多是工作的攀比、生活的炫耀,让人有种伤感和无奈。纯洁的友情,蒙上了一层功利的灰尘;除了几个牌友,同学会几乎再难“凑成一桌”。
  曾经,由于同一个梦想,一起拼搏;系于共同的目标,一起奋斗。沉淀出的纯真情谊,是滋养同学会的土壤。只有继续成为理想的“加油站”、激发正能量的“发射塔”,同学会才能矫正偏离的轨道,促动我们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每次同学聚会,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有些改变是现实的必然,是成长的代价。乐观地看,也正因为这由校园到社会的种种变化,同学会才有了存在的意义,大家才愿意聚在一起,交流感悟、分享经历,回味过去、迎接未来。
  只是,年岁渐长,人心日躁,同学会也在不知不觉中,浸染了势利、世俗、市侩、世故等等曾经最为同学少年所不屑的做派,攀关系者不乏其人,炫身家者亦大有人在;与之相对,忆往昔、乐沟通、重交心者却越来越少了。这不是同学会的问题,而是我们忙于攀比、疲于算计的结果,是社会信任缺失、利字当头的恶果。
  我们都应扪心自问:我究竟想要一个怎样的同学会?自己能为同学会做些什么?剥去种种流俗世垢,还原聚会质朴、纯真、清爽的本来面貌,这大概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吧。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 顾歌工作室/心灵花园 君贤 选编

最后编辑: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