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学龄初期(3~6岁)主动性对内疚
这个阶段是指第四年至第六年左右,与弗洛伊德的男性生殖器崇拜阶段基本一致,与中国小朋友的幼儿园教育期基本一致。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这个阶段的儿童“一般对形状规格的差异,特别对性差异都产生一种毫不厌倦的好奇心……现在他在学习上大胆探索且精力充沛:这就致使他越出自己有限范围,投入未来无限的前景之中”。
4岁孩子是活泼的,喜爱冒险,喜爱远足,喜爱刺激。他喜爱任何新鲜的事物:不认识的人、新的地方、新的游戏、新的玩具、新的活动等。他们开始明白大人虽然还是握有大权,但他们不再是全能,同时,他们也感觉自己是很有能量。慢慢地他们会形成:做做坏事未尝不可,天不会因此而塌下来,所以开口闭口都是狗屎、大便之类的话;开始学会了讨价还价。通过这个时段的探索,孩子也渐渐明白事情的好或者坏。
5岁孩子开朗而愉悦,开始懂事了、讲理了,想做个好小孩,讨妈妈欢心。他们的生活总是跟当下息息相关:在意自己的玩具、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家、自己幼儿园的教室等。探险已经对他没有太大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变得安静。他们开始喜欢遵守既定的规则。这时的小孩之所以能够不惹麻烦,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已具可以判断自己什么做得到,什么做不到了。也就是说,他学会自我控制了。经过一次次的成功,开始建立自己的自信。
总体而言,这个阶段的孩子会表现出许多主动探索行为,会在不断的探险行为中学会自我控制。如果这一阶段的孩子表现出的主动探索行为受到了父母的鼓励,就会形成主动性,为他们成人会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基础。如果父母不认可孩子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就会产生内疚感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成人后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主动开创新生活。
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获得的主动性胜过内疚,就会形成“目的”的美德。埃里克森把目的解释为:“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的的勇气,尽管这种目的曾被幼年的幻想,被内疚、被对惩罚的丢魂落魄的恐惧所阻挡”。
这个阶段孩子的需要是喜欢幻想,创造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从而发展出主动性。做为家长应支持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把想法变成实践,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他的情绪。这样孩子就会发展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如果家长不支持孩子,对他们做出的新尝试加以处罚,孩子就会觉得内疚,有犯罪感,他们会停止主动性或是秘密地做。这样他们成人之后可能害怕犯错,回避风险,常常感到无助和内疚,不能认识和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不断地去讨好别人等。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 心灵花园/顾歌工作室 专家心理咨询师 温漫荣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27166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