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最珍贵礼物,而经我们之手,又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怎样的人?当我们得到这个礼物之后,我们做了哪些?是关心、爱护、负责,还是控制、扼杀、扭曲?
你也许会说,现在哪个孩子不是家长的心头肉?还舍得扼杀吗?中国有个关于教育的词语:“树人”。就是说,对孩子的教育,好比培育一棵树苗,将来这棵树苗是长成参天大树,还是仅仅一棵盆景,都将取决于养育者。
母亲家楼上的小孩,从小忙于奔波在各种培训班之间,回到家中便是做功课、练钢琴,也考上了不错的中学。在外面遇到长辈邻居们,他也总是会礼节性地问好。即便如此辛苦和乖巧,可还是常常听到他挨打的哭叫声。也许他的父母,信奉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个理念,看起来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是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他们偏偏选择了一个最省力、最不需要动脑筋的方法。
当今的形势,也决定了大多数人必须通过竞争方能更好地生存。于是父母将过高的期望强加给孩子,更要命的是有些有着控制欲的养育人和教育者,以专制的教养模式去“树人”,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每天扑面而来的新闻中,不少有儿童被伤害的事件,单想想这些孩子将来长大会成为怎样,就会不寒而栗。
孩子出生,既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又是一个独立生命体的诞生。他/她,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即便是父母,也没有资格控制儿女的生命轨迹。
荣格曾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成年以后在性格上的种种不足,大都可以在童年找到原因。他的童年经历,已经为他长大以后的心理发展埋下了一颗种子,决定了他的走向。
作家余华曾说:“一个人的童年是决定他一生的,世界给我们的最初图像就是在这时候出现。每个人其实都一样,童年会左右他的人生,虽然他长大以后可能会做这样或那样的工作,但无论他做什么,世界的图像是不可能更改的,充其量只是做了一些修改而已。只不过有些人修改得多一点,有些人修改得少一点。决定命运的最好时机就是童年。”
成人对儿童采用俯视的态度,无论是客观的身高还是心理的差距,成人总是不愿或不能进入童真的世界。其实每个人都是经由弱小的童年长大,但当他到了成年,便忘记了自己当初以弱小之躯努力适应纷繁世界的种种挫折。有几个成年人会停下正在做的事情,全心全意地倾听孩子在说什么?孩子在想什么,又有几位父母能确定了解呢?!
(撰写:余磊磊 2012年8月30日)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2411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