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是现代人常有的心理问题,我们常常很不安,太多变化太快的事情压在我们身上,今天睡觉之前永远猜不到明天的模样,所以我们很不安。可能你还没有表现出来,但内心却常常彷徨着。专家建议我们,当焦虑的时候,可是适当地听听古琴,远古悠扬的琴声净化我们的心灵,也能帮助我们抚平焦虑。
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诸葛亮在城墙上悠然抚琴,吓退了司马懿……这些关于古琴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但时至今日,不少人对古琴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古琴就是古筝”的误解上。
其实,古琴在上古的商周就出现了。上世纪70年代,古琴曲《流水》还被刻录在介绍地球文化的镀金唱片里,由美国一艘探测飞船带到茫茫宇宙深处去“觅知音”。现在,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大中城市,古琴艺术开始升温。为了探寻这门古老艺术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对心理的影响,记者采访了中国古琴大家李祥霆先生。 古琴音乐曾用于非典
对于古琴不同于古筝之处,有人总结道:“古筝悦耳,古琴悦心”。唐代《琴诀》中就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在古代士大夫阶层中,修身养性的“琴棋书画”文房四艺里,琴就位列第一。也许正由于古琴独特的“悦心”效果,其生命力历经3000年依然强盛。
古琴能尽表心境,被问到这种“悦心”效果的原因时,李祥霆先生强调,乐器特性和乐曲内容赋予了古琴卓越的表现力,让其更有艺术感染力。“任何一种艺术都能缓解人们的压力,但古琴所表现的音乐更丰富、更细微、更深入、更有力量。”
从乐器特点来看。首先,音色丰富并且极具对比性的质感,低音古朴深厚,余音绵长不绝,高音则清润明亮,极富穿透力,而其“同音异弦”等特点能更精微细腻地刻画人心。
其次,表现手法丰富,古琴琴曲的节拍多变,让演奏者的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古琴所特有的“走手音”能使音线轻重疾徐的同时,还有刚柔、方圆、浓淡等变化,给人以趋于意境悠远、神韵无限之感。
古琴属中低音区乐器,从人的心理通觉感受来说,更为沉着深切,常常加深了幽远深邃的意境,因此有李白“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的名句。
从乐曲内容来看,古琴乐谱中不仅有儒家文化中的平和仁爱,道家文化中的清净超然,更有不被流派所限的丰富的人生智慧,比如《梅花三弄》的潇洒浪漫,《酒狂》的自由狂放,《广陵散》的慷慨豪壮。乐曲内容后面熟悉的历史人物,一脉相承的文化氛围,都让国人容易被曲中的思想意识、情感所感染。自己演奏,效果更好。
可能是受从事中医的父兄的影响,李祥霆先生认为,古琴曲目对心理减压、情绪平和的作用也讲究“相反相成”,既要有清微淡远,也要有昂扬汹涌。在焦躁不安或是疲劳沮丧时,《平沙落雁》描绘出的沙白风清、云飞天远、雁阵从容的自然景象,让人听之天地一宽。
而同时,时而潺潺、时而汹涌的《流水》,其活力十足的特性也令人明朗超脱。“总体来说,效果虽然随人而异,选什么曲目,什么时候听,听多长时间,都以喜欢、投入为宜,而皆可有助于身心健康。”
专家发现,演奏古琴对身心有独特的作用。首先,自由丰富的演奏方式让演奏者的情感充分宣泄;其次,左右手复合指法有4000种之多,有助于左右大脑半球的均衡发展;再次,演奏者在“感物而形声”时,大脑中表激动的β波会减少,频率更低的α“平静波”或θ“欢乐波”出现,引发肾上腺素的降低和内啡肽的分泌,让人平和愉悦。
最后,对想以古琴音乐平复心情、安静神虑的人,如果只选五曲,李祥霆先生推荐了优美生动的《平沙落雁》、《良宵引》、《鸥鹭忘机》,《梅花三弄》和《渔樵问答》。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心灵花园/顾歌工作室)上海心理咨询师 选编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22766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