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欣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设计总监。她总是对每一个新加盟者关爱有加,每个员工都能感受到被照射的温暖。她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也为此感到骄傲。
实际上,这家公司人员分工明确,独立操作性较强。但每每接到一个项目,陈欣都主动要求承担大部分内容。虽然老板一再告诉她,没必要亲自做这么多,但有意无意间,很多繁杂的工作还是由陈欣操刀了。起初,很多人觉得这样也不错,至少没什么压力,但时间长了,当一个项目即将落实的时候,就往往形成这样的情形,大家先是缄口不言,然后等待,最后每人领一个“杂活”而去。
如果我们不看表面现象,只看结果,会发现“善良”人虽然做了很多善良的事,身边的人并没有因此过得更幸福。虽然“善事”做了那么多,但“善事”的背后却隐藏着这样的潜台词:“看看你多么无能,多么不负责任,而我做了这么多!”这些话实质上是对周围人的惩罚和谴责,可以让别人通过内疚达到精神讨伐的目的。
从人本主义流派的视角看,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是人的根本需要。
像陈欣这样虽然付出很多,同事会一时心存感激,但她实际上却是在界限不清地助人,客观上剥夺了同事自我成长的可能,助长其依赖心理滋生。
助人的真正含义在于充分肯定他人的尊严和价值,并积极倡导人的潜能的实现,而不是替代成长。
为何我的善良总被利用?
人类有一个心理现象,就是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把事情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归因。利用别人善良的人也有这样的心态。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1431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