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信息 > 佛教方便法门与意象对话(三)
2015
02-12

佛教方便法门与意象对话(三)

  意象对话的“无我”观。
  意象对话的人格意象分解,让我们发现一个人是由“子人格”组成的,由此可以让我们知道,人并没有一个“自我”,所谓自我不过是各个子人格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总体形象而已。就如同一个学生的一个班级是由几十个人组成,一个人的自我也是由几十个子人格组成。
  我们可以看到,这和佛教所说的“无我”的原理是相同的。而且我们可以说,意象对话的方法,更清晰地显现了无我的原理,也更容易让人们体会到无我――几十个子人格,哪个是我呢?都是也都不是,“我”就是这些子人格共同构成的一个“总体形象”。
  意象对话的“会心”和“共情”。
  意象比逻辑更能细致地反映人的心态,因此,从意象对话出发,我们会更容易达到共情。在意象对话心理学中,我们认为共情活动可以细分为几个过程:
  第一,我们可以不通过“符号化”,直接感受到别人的感受,直接经验别人的心理经验。这一步我们称为“会心”。
  第二,我们要分辨,我们某个时刻的感受,究竟是我们感受到了别人的心,还是我们自己的心。
  第三,我们要表达自己对别人的感受。这三个过程的总和,叫做共情。
  会心和共情的完成,需要人具备一个能力,那就是“直接感受别人的感受”,我们认为这个能力是人人具备的。这和佛教的说法相同,佛教认为我们都有潜力修成“他心通”,而他心通就是我所谓的会心――不多也不少。
  心理咨询师点评:因为我们不同的人,本来“心”并非阻隔的,本来就是相通的――如果不相通,那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和别人相互独立的“我”存在了,这和佛教的“无我”观就不一致了。既然我们的“心”相通,我们当然都应该能够他心通。现实中,我们之所以不能他心通,是因为我们不懂得无我的道理,误以为我们和别人是相隔的,所以失去了这个能力。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心灵花园/顾歌工作室) 选编

佛教方便法门与意象对话(三) - 第1张  | 心灵花园网

最后编辑: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