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结婚、生孩子是人生三大喜事,可不少人面临婚姻时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担心这害怕那,甚至产生临阵脱逃的念头。这种症状,其实是一种回避心理在作祟,心理学家称之为“结婚恐惧症”。这是当前一类很具有代表性的现代社会心理疾病,它分为两种表现。第一种出现在谈婚论嫁阶段,主要是对婚姻持久性的怀疑和恐惧;第二种是结婚的前一个月或前一个星期出现的恐惧、紧张、焦虑等“症状”,这时产生“恐婚”的原因是对婚后生活困难程度的“扩大”。通常“症状”是:焦虑、烦躁、易怒,或是疏远、冷淡、沉默寡言。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爱情取决于三种力量:一是早年家庭的关系模式,二是成长中养成的价值系统,三是以往获得的情爱经验。前者决定他会爱什么样的人,二者决定他投入爱情的方式,三者决定他恋爱成功的几率有多大。
“结婚恐惧症”的原因多种多样:忙于打拼事业而无暇承担婚姻中的责任;及时行乐的信念价值观系统;有过失败的婚姻史怕再次受到伤害,或是担心由于双方子女引发再婚纠纷等。婚前同居也是产生婚姻恐惧心理的因素之一。
应对“结婚恐惧症”的主要方法有:
1、开放的态度和良好的沟通,此法尤其适合那些对恋爱对象的婚姻动机持怀疑态度的“患者”。
2、转变不合理认知,此法尤其适合那些被囚禁在过去失败阴影中而迟迟无法获释的“患者”。
3、接受系统的心理辅导,并在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指导下接受一些放松训练或者直接运用默想脱敏法治疗。
心理学基本概念
挫折:当个体从事有目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无法获得满足的情绪状态。有时仅指阻碍个体动机的客观环境。挫折可能增长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人以更好的方法去满足欲望。但是如果挫折太大,则可能起到消极作用,使人心情痛苦、情绪消沉、行为出现偏差,甚至引起心理疾病。
文/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心灵花园/顾歌工作室)首席心理专家 顾歌
(本文为心灵花园网顾歌老师原创文章,所有权归顾歌老师及苏州心灵花园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与上海心潮健康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14604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