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信息 > 从中性化到性别跨界,“乱花渐欲迷人眼”
2014
05-14

从中性化到性别跨界,“乱花渐欲迷人眼”

    “中性化”与“伪娘”
    “快乐男声”成都唱区曝光的一段视频让一名叫刘著的选手一夜走红,也让“伪娘”一词成了网络搜索的热门词汇.与此同时让我们想到2005年的超女打扮个性十足,以冠军李宇春为代表的阳刚打扮令粉丝们折服在她的“中性美”之中,一股“中性化”的潮流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引来无数孩子竞相模仿.“伪娘”也会成潮流吗?会对孩子们带来怎样的影响?
    青少年“中性化”现象并非偶然,它的出现具有深刻的社会心理根源:家庭父母一方角色缺失、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期待和成熟社会男女两性角色的发展趋势(“双性化”)等。独生子女“中性化”现象明显重于非独生子女。在多子女家庭,父母对儿女的性别角色期待不会混乱,但在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期望子女既具有男性的果断、独立、坚强,又具备女性的体贴、温柔、细腻,这种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出了“中性”孩子。有心理学理论认为,兼有男性和女性特征优势的人(“双性化”)比较独立、灵活,更易被社会接纳,生存能力更强,更有利于人际交往。例如中性化的女性兼具男性的独立果敢,在求职、个人发展上更具有优势。可以说,中性化是成熟社会中男女两性角色发展的一个趋势,因此,社会对于当今青少年的“中性化”现象无需担忧,这也是”中性化”的潮流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原因之一。孩子们表现出适度的”中性特征”并无大碍,家长和老师不必过于忧虑,加以适度的引导就行.
    “伪娘”一词起源于日本动漫作品,其代表人物是一个叫宫小路瑞穗的“伪娘”。“伪娘”,顾名思义,意指假女子。它是ACG界名词,通常指的是拥有女性美貌的正常男性角色,且变装后常常带有很强的“萌元素”,有的可能更胜过一般女性角色,甚至连声音都接近女性。因此,很多时候他们能以假乱真,让人误以为是女性。他们在男性和女性眼中都具有魅力,甚至可能被两种性别的人追求。对于他们自己,一般并不存在性别认知问题,很多“伪娘”清楚地认为自己就是男性,并只对异性产生好感,也就是说他们的性取向没问题。但这不能说明他们的性别特征形成就正常。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李银河称,“伪娘”的代表刘著属于心理性别与生理性别不认同(意即通俗所言的“性别错乱”)。李银河表示,“伪娘”现象的出现,不能以偏概全,其实包括这两类人:一类是以纯粹表演为性质,本身性倾向没有问题,比如梅兰芳、李玉刚,他们只是表演艺术家对于角色的反串。另一类是来自于LGBT人群里的跨性别者和异装癖者,LGBT人是用来指称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与跨性别者的一个集合用语。而“快男”刘著属于自我心理性别不认同,意即通俗所言的“性别错乱”。
    孩子的性别特征形成与家庭性别教育
    孩子一出生就会有属于他或她的性征,即一个人的生理身份:他或她的染色体、生理特征,以及激素的影响。而性别是指一个人作为男性或女性的社会和文化身份。孩子一出生就会面对性别差异,性别差异并不仅仅只是不同的生物遗传。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社会文化都期待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行为方式,也赋予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性别角色,为了回应这些不同的期待,孩子们必须知道自己是男孩或是女孩,并将这一信息整合到自我概念中,完成性别特征形成。孩子的性别特征形成过程如果顺利,他或她获得性别认同,获得他或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所许可的同一性别成员应持有的动机、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如果这一过程有所差错,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易性癖、异装癖、同性恋等。
    孩子在完成性别特征形成过程中,需要得到社会、家庭的帮助,这就需要性别教育。性别教育不同与性教育,性教育是贯穿于人生全程的一个教育过程,它向人们提供完整正确的信息,帮助人们在性认同、性关系、亲密的行为等方面建立正确的信念、价值观、态度和活动方式。性教育的信息包括性的发生发展、生殖保健卫生、人与人之间的性关系、性活动、性角色等等。性别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家庭是孩子出生后最早接触的社会团体,也是个体早期性别特征形成的教育场所。家庭性别教育应得到重视,家长更应学会采取合理的方式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使其人格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家庭性别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指父母)对其子女形成性别角色所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1]

孩子性别特征形成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弗洛伊德认为,孩子的性别认同和对某种性别角色的偏好是从性器期开始的,主要机制是个体与同一性别的父亲或母亲的认同。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儿童通过两种途径获得性别认同、形成性别角色偏好。首先,通过直接教导,儿童那些与其性别特征相一致的行为得到鼓励和奖赏,而那些被认为更适宜于其它性别的行为则受到惩罚或阻止。其次,通过观察学习,儿童习得多个同性别榜样的态度和行为特点。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要充分理解成为一个男性或一个女性的内涵,必须经过三个阶段:基本性别认同,获得对性别稳定性的理解,对性别恒常性的理解。虽然关于个体性别角色形成的这几种理论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分歧,但他们都认为个体的性别定向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并且确信无疑地指出在这一学习过程中父母起着不容忽视的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本身的男、女性别角色的扮演是影响个体性别角色形成的活教材,因此家庭性别教育对个体早期性别角色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家庭性别教育的关键: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性别教育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何为“男人”?何为“女人”?传统的观念把人分为两类即“男人”或“女人”,对“男人”或“女人”有许多刻板印象.例如 如果父母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期望他们的儿子在数学上比他们的女儿有更好的表现,他们的孩子会逐渐接受父母的观念,儿子因而感到自信而女儿却感到焦虑和沮丧,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儿子在数学上强于女儿.这是因为父母的性别观念会影响自己对儿子或女儿的教养方式,同时父母对子女的性别差异预期会成为子女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因此家庭性别教育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1964年Rossi提出了“双性化”(心理双性化)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气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即任何性别的个体都可以用心理双性化来描述,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气质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心理素质双性化既不是性错位,也不是同性一。双性化人格的特征是: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断又沉稳,既敏感又豁达,既自信又谨慎,既热情又成熟。许多研究者证明,双性人格的人可能在各种不同条件下比性别典型的人做得更好,拥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机械化、自动化,使得传统上由于男女生理差异造成的社会分工越来越模糊,这样对我们的从业者就会有双性化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具有“双性化”特征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行为灵活性,以及“双性化”特征对于儿童整体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意义,由此,父母可以在性别观念上接受“双性化”,只要不过一定的度,女孩不妨多一点男子汉气概,男孩不妨多一点巾帼之美。家庭性别教育的模式:“性别适宜性”教育
    父母在对孩子性别教育上接受“双性化”观点,在对孩子性别教育的模式上可以采用“性别适宜性”。“性别适宜性”是指培养孩子一种社会所认同的,对于与生理性别而言更为宽泛、恰当的风格和行为。
    对孩子的性别教育应根据孩子所属的性别发展阶段进行教育。孩子早期的性别角色行为是模仿成人,主要是从他或她的养育者处习得的,因此父母在对孩子性别教育或家庭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减少自己的性别刻板行为。在孩子青春期,应淡化社会性别角色差异,使其在性别角色模式上有更多的灵活性,逐渐形成性别适应性。当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及第二性征的出现,性别角色类型将逐步明确,孩子会尽力使自己的性别角色行为符合自己的性别角色类型的要求。此时父母可以全面客观地帮助孩子分析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及形成的社会背景,让孩子积极主动地接受自己的性别,承认因性别差异给人带来的不同要求以及容易存在的长处和短处,进一步要让孩子了解到未来社会对性别角色的双性化要求,并帮助孩子有意识地摆脱由于性别刻板印象给自身带来的发展上的局限性,超越性别的局限,形成较为稳定的性别适应性。
    在对孩子的性别教育中父母要克服刻板性别角色意识,为孩子提供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男女两性不是截然分开毫无僭越的。坚强勇敢、果断机智、温柔体贴、耐心细致、胆怯懦弱、争强好胜……这些性格特征不应贴上性别标签,它们是男性与女性共有的。不要嘲笑男孩子哭鼻子,不要嘲笑女孩子风风火火。只要是他们身上表现出值得肯定的品质都要加以鼓励,鼓励女孩坚强勇敢又耐心细致,教育男孩要果断机智又温柔体贴,帮助孩子形成“心理双性化”观念。对孩子的抚养,应采取男女一致的抚养方式,忽视孩子的社会性别角色差异。在性别角色行为上,鼓励孩子与其生理性别一致的行为,也不要对他们有过多的束缚,并鼓励对另一性别行为做探索,及时给予引导。
    父母的榜样作

上一页 

用在对孩子的性别教育中是不可忽视的。父母应努力创建一个两性平等互助的家庭氛围,意识到自身所扮演的性别角色模式,尽可能避免典型男性化和典型女性化倾向,为孩子模仿性别角色行为提供榜样。
    家庭性别教育是对孩子最直接的,也是最有影响的性别角色教育。在家庭中父母有意识地接受“双性化”观念,并帮助孩子形成“双性化”观念,有利于形成性别适应性的性别教育模式。这不仅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利,同时也利于缩小整个社会性别差异,构建更为两性平等社会。笔者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双性化教育不仅能够得到家庭教育的重视,更有可能走进正规的学校教育,成为未来性别教育的发展趋势。
    心灵花园心理专家 温漫荣 撰文

 

 

上一页  [1] [2] [3] 

最后编辑: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