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信息 > 地震后应注意灾区儿童的心理干预
2014
08-05

地震后应注意灾区儿童的心理干预

    8月3日16时30分,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地震已造成数百人员伤亡,幸存者都对发生在自己眼前的地震充满恐惧,尤其是看到那些损毁场景及伤亡场面。这其中包括很多少年儿童。地震具有突发性及不可预测性,会导致人们包括少年儿童产生无法抵抗的感觉,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如绝望、沮丧、紧张、焦虑、恐惧等。因此我们要注意对地震灾难后的少年儿童作情绪上的分享和危机干预
    一般来说,可以将儿童经历地震灾难和接受心理咨询的心理转变过程归纳为一下几个阶段:
    阶段1:惊恐无助。主要表现在情绪为沮丧;在认知上为信念受到挑战;在行为上为失去控制感。比如:地震时的害怕恐惧、生命安全的威胁、周围环境的所见所闻,焦虑、慌乱的行为。
    阶段2:儿童式早熟。灾后的生活使儿童体会到父母家庭的重要,学着独立自主,但仍带着儿童的纯真来看待生活的变化。对政府、亲人、朋友的帮助表现出感激,但危机感仍存在。
    阶段3:摆脱负面情绪。通过心理重构,情绪得到放松,对地震危机意识变得积极。
    阶段4:心理转变和升华。表现为情绪上获得平静,认知上产生新的思维方式,行为上产生有效因应,自我效能提高。比如:通过回忆地震中人们的相互帮助,政府、社会的大力援助,更深刻的感知到地震的正面意义,积极对待地震后的重建事宜和今后的学习生活。那么怎样对地震后灾区的少年儿童进行心理干预呢?
    一、科学认识地震灾害 解释地震的形成、发生,不能将地震的自然现场过分恐怖化。在面对这样的自然灾害时,我们需要的是冷静和理智。对突发的灾难,要诚实、直接地回答孩子有关地震的问题,不要欺骗或隐瞒孩子,不需要告诉会让孩子恐惧的细节。当然在告诉孩子真相时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和遵循孩子的年龄规律。
    二、给孩子安全感 电视镜头或传媒图片中的孩子那恐惧的眼神与惊恐的面容,表明他们缺乏安全感,因此要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尽可能不让他们独处,要多陪伴在他们身边,让他们知道有人在关心和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日常的生活,尽量遵循他们平日的生活规律,如按时睡觉,安排每日的游戏时间,认真听取他们的诉说,倾听他们有关噩梦的描述,理解他们的恐惧,并引导他们看到事情的积极的一面,这样一来笑容又会回到他们的脸上。
    三、协助宣泄负面情绪 首先要重在引导儿童宣泄出他们受压抑的情绪,只有借此释放出地震造成的恐惧、害怕等情绪,才能消除过度的应激反应。比如引导儿童将所有的负性情绪吹进气球,然后用脚将气球踩破;或给予一张白纸,告知上面满布儿童的负性情绪,引导儿童进行一片一片的撕纸,将所有的负性情绪“撕去”;或将这张白纸折成飞机,集体进行放飞等等表示与负性情绪“拜拜”的活动或游戏,这些都可以让儿童彻底宣泄内心的负性情绪。
    四、运用绘画音乐媒介 辅助儿童更自然的表达出痛苦与恐惧 不论是谁,要直接去描述痛苦的回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儿童的情绪表达能力远不如成人,使用艺术为媒介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帮助儿童借由创作来回溯,且不易引起自我防御,在安全的气氛下探索受创的心灵并能深入的表达出情绪,获得宣泄。
    五、死亡教育、生命的意义 处于儿童期的儿童,对死亡是好奇的,但其对死亡概念是无法接受的,也无法否认自己的死亡,会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联想和担忧,所以死亡教育不应忽略,这也是重要的心理重构步骤之一。让他们由此发现生命的意义,透过社会支持与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新的联结,超越不安与恐惧。以生命教育的实施为重点,让他们学习了解死亡,分享讨论其感受,杜绝不切实际的担忧和幻想。只有正视死亡,才能珍惜生命,更积极的生活下去。
    六、重塑地震意义 个体是否能从灾难中成长的标志之一是能否理解危机并发现生活的意义。如果一直将精力陷在负面思维中,则难以抚平创伤。通过引导儿童认识到震后积极意义的一面,产生新的合理思维和信念,积极乐观的对待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心灵花园/顾歌工作室)  整理编辑

最后编辑: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