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最初的几天,“黄灯”成为中国最热门的话题。争议起自1日开始实施的被民间称为“史上最严”交规的一条规定――“闯黄灯扣6分”。
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指出,机动车闯黄灯同属不按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的违法行为,将被罚扣6分。而中国驾驶证持有者在一个计分周期内(12个月)只有12分的违规扣分额度。
政府部门认为,通过严格管理可以提高交通行为的文明程度。一部分公众则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一规定不尽合理,而且处罚过重。甚至有网友调侃称新交规违反牛顿第一定律,没有考虑到车辆行驶的惯性。
新交规的争议或许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培养公众交通安全意识或许需要更漫长的历程。长期研究交通安全的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刘攀教授认为,近年来中国经历了从自行车王国到汽车王国的转变,但多数人交通安全意识、交通文明还没有真正建立,“这让很多人看起来像在‘骑着汽车’”。
而据官方统计的数据,北京、天津、南京、杭州、济南等城市新交规实施首日接报的交通事故起数分别比前日下降了9.3%、23%、26.7%、18.4%、29.8%,未发生因违反交通信号指示造成的恶性交通事故。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造成广大车友集体吐槽和微博评论的原因在于缺乏广度的社会调研,以及缺乏足够深度的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细节的评估和分析.
本次号称史上最严交规的本意在于防止车辆争抢黄灯,遇到黄灯闪烁加速行驶等行为经常引起恶性交通事故,易于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初衷以及本意是很好的,但是引起如此广泛的社会反映,在于有关部门还是主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没有更多的考虑公众在生活过程中的各种细节问题
一般人们的行为保持20天(即三周)左右,会形成一种习惯,具体的措施会在三周后具体实施和落实
(撰写:严季昌)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4650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