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际交往 > 施虐与被虐源于隐秘的内心需求
2014
08-06

施虐与被虐源于隐秘的内心需求

  这世上总有几个大小坏蛋,再幸运的人,一生中也难免遭遇几次吃亏上当,但聪明的人通常可以及时总结经验,积极采取行动,避免在同一块石头上第二次摔跤。如果有谁总是让别人随便占便宜,事后还宽宏大量地表示原谅,我们就不得不怀疑――他这是图个啥啊?

施虐与被虐源于隐秘的内心需求 - 第1张  | 心灵花园网

 

  分析苏、赵二人的人际互动模式,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通的规律――相对于实际行动,他们更加看重一个人口头表达的主观意愿。每当接收到类似“我不是故意的”,“我有苦衷”,“我没有别的办法”等信息,加之一个万分抱歉的态度,即使刚刚受到对方的攻击、伤害,也习惯性地压抑心中的愤怒和委屈。

  苏沫和姜藤,就好像一个“丧失原则的好妈妈”和一个“欺人太甚的坏小孩”――不管孩子怎样胡乱折腾,只要最后乖乖低头认错,妈妈就会一如既往地奉献温暖胸怀。生活中,这样的“好妈妈”和“坏小孩”经常成对出现,他们既彼此吸引,又相互需要。不只是“坏小孩”擅长在人群中嗅出“好妈妈”的味道,放心地欺负对方;相应地,“好妈妈”虽然经常抱怨连连,可要是有人好心劝他(她)离开那个“小坏蛋”,又会一脸茫然地反问:“合适吗?不会有点过分吧?”

  其实,不管是“好妈妈”还是“坏小孩”,选择如此“拧巴”地为人处世,说到底还是内心的不安全感在作祟。对于“坏小孩”来说,由于内心始终不能确定“是否有人真的爱我”,所以才会不断“设计”各种考验,挑战所在的关系;他们不断“欺负”自己在意的那个人,是因为相信“只有在我对你不好的时候,你还对我好,才是真正的爱我”。可惜,如此反复考验的结果,常常是让对方忍无可忍,最终离开。于是,“我不可爱”的信念又一次得到强化,在日后的人际交往中,他们会设计出更加过分的考验来追求安全。

  而“好妈妈”呢?他们在人际互动中做不到最基本的自我保护,反复受伤,又离不开让自己频繁受苦的“小坏蛋”,同样是源于“我不可爱”的坚定信念。他们相信“只有我坚持付出、包容和忍让,才是值得被人爱的,才配得上被人爱”。在“好妈妈”的头脑中,他们自身与他们的好脾气已经合二为一。如果有谁不需要他们的“付出、包容和忍让”,也就等同于不需要他们。因此,拥有一个让自己辛苦的关系,要比拥有一个顺畅的关系,常常让他们感到更加熟悉和安全。

  每次奥特曼的闪亮登场,都需要配合一个小怪兽。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小坏蛋”,也都是被身边那些勇于付出的滥好人长期“培养”的结果。已有的大量家庭治疗案例证明,在一些更加极端的事例中,比如家庭暴力者、严重酗酒者、赌徒或瘾君子身边,总会有一些类似“自我虐待”般不离不弃的大好人。

  至于赵磊,他的情况与苏沫略有不同。同样是被人反复欺负,在苏沫的遭遇中,潜意识的自我选择味道更重一些,她可以作出很多对自己更有利的其他选择。而赵磊在职场中的屡屡受气,一方面是遇人不淑,被许主任利用,另一方面,也是他自己的侥幸心理暂时蒙蔽了眼睛,一厢情愿地相信“能替领导喝酒”是职场升职的一条捷径。相信这一观点的不合理之处,他从一开始不会完全不知道,只是“宁愿”不知道而已。

  好在相对于内心深处的“信念”,头脑中的“观点”更容易被当事人自己所察觉,进而去怀疑、审视、验证。比如赵磊,当现实多次证明了“喝酒升职”的荒谬之处,他自然也会逐渐清醒,并作出调整。而像苏沫这样的“好妈妈”,则需要更加深入的自我觉察才能贴近问题的核心。

   一个小小的建议是追溯自己的感受,而非判断,因为他们习惯了根据判断而压抑感受。通常,当我们违心地压抑愤怒,背后的深层情感往往是恐惧。这个时候,问问自己:你在怕什么?担心什么?如果你所担心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你真的不能承受吗?……还是,只不过习惯了逃避恐惧,甚至很久以来,都未曾正视过它的真身为何?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心灵花园/顾歌工作室) 编辑整理

最后编辑: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