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题目源自一本书《反脆弱》,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是个牛人,牛在哪里?
2001年9月4日, 塔勒布的新书《黑天鹅的世界》出版,在书中他提到一家飞机撞进他所在的办公楼的可能性。一周后,9月11日,9・11恐怖袭击发生,两架飞机撞进双子塔。北京时间9.11早晨,我在公司楼下喝豆浆,我是事件过去十来个小时后才从报纸中知道的。
2007年他出版了《黑天鹅》一书,书中探讨了蔓延全世界的严重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第二年,也就是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那一年,我离开Motorola,加入一个小型创业公司,进入公司的第二个季度,全员降薪10%。
今天要说的,是他写的《反脆弱》,所以,你可以不看,但一定得知道。
作者提出三种属性,第一,脆弱性,就是经不起任何波动和意外。比如一个玻璃球,只要滑落掉水泥地面,立刻粉碎,这就是脆弱性;第二,强韧性,可以经受一定的意外和波动。我这次去日本,看到一些古建筑,保存了几百上千年,其中一个寺庙“三十三间堂”的资料显示,最初在设计庙宇时,就考虑到了抗震的需求,地基有特殊的层状结构设计。第三,反脆弱性,即可以受益于波动性和意外。反脆弱性的建筑的例子我还没有找到。
但这三种属性广泛的存在我们身边的种种事物,具体的和抽象的,微小的和庞大的,比如建筑、组织、政治、个人理财、经济体系、医疗系统。
今天来很浅的讲一下反脆弱在职业中的体现。
书中讲了一个例子:约翰和乔治这对孪生兄弟,出生于塞浦路斯,都住在大伦敦地区。约翰25年来一直在一家大银行的人事部门任职,有一份完全可预测的收入(或者他是这么认为的),享有福利和带薪年假,还有因在公司效力25年而被授予的一块金表。
乔治是一名出租车司机。运气好的日子,他能赚几百英镑,运气不好则入不敷出,但是,年复一年,他的平均收入与他哥哥的收入相差无几。由于收入的起伏性很大,乔治总是抱怨自己的工作没有哥哥的工作稳定。
好了,问题来了,请问诸位,谁的工作更加稳定一些?
出租司机由于收入的起伏性很大,看起来没有银行的白领工作稳定,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出租司机的工作其实更稳定一些。
作者说:这就是生活中的核心错觉,即认为随机性是有风险的,是一桩坏事,消除随机性,就可以消除风险。
类似于出租司机的还有如下职业:木匠、水管工、裁缝和牙医。没有什么事件能够一下子完全切断其收入来源,具有强韧的抵御变化的能力。而对于约翰那样的雇员来说,犯下的错误会被永久记录,提交人事部门存档。
而约翰遭遇了另外一种更严重的意外,金融危机,他在50多岁终于失业。金融危机,就是作者在之前的著作中提到的“黑天鹅”事件,指的是事先无法预测,但是影响巨大的意外事件。事件的发生,推翻了人们根据历史经验得到的一切认知。“黑天鹅”的名字来源于一个典故,说的是欧洲之前的所有天鹅都是白色,于是大家认为“天鹅是白色的”,直到他们在澳洲看到黑色的天鹅。一只黑天鹅的出现,推翻了人们根据几百万只白天鹅做出的结论。
为什么当金融危机这种黑天鹅事件发生时约翰这个看起来很稳定的金领人士,一下子束手无策。根本原因就在于约翰平时厌恶不确定性,厌恶风险。而其“职场结构”(我造的一个词,仿造建筑结构)不具备强韧性,就别提反脆弱性了。
作者认为,正确的态度是――对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混沌也是一样:你要利用它们,而不是躲避它们。你要成为火,渴望得到风的吹拂。这总结了我对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明确态度。
那么怎么做才好?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职场结构”具有反脆弱性。很不幸,在讲这个故事的这一章,并没有讲具体的做法。我翻了相关的内容,找到一个有启发的地方。
作者讲了自己小时候的求学经历。父亲对他的唯一要求是“不要被学校开除”。他则运用了一个杠铃策略――即在学校里只求通过考试,把时间都花在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上,不期望从学校里得到任何东西。
&nbs
[1]
p; 总结他的方法,就是不断试错,跟着自己的兴趣去自由的探索和阅读。他说:“避免无趣是唯一值得推荐的模式”。
这种方式运用到工作中呢?还是要“避免无趣”。如果你的工作很无聊,那么这个“职场结构”一定是脆弱的。我说得再直白一些,在这种很无聊还要坚持浪费时间的模式下,你的全部收入可能都系于一个老板身上,无论他是国企老板还是私企老板,这就是最大的风险。
作者说:反脆弱性有一个奇特的属性,它能帮助我们应对未知的事情,解决我们不了解的问题,而且非常有效。让我说得更直白些:由于有了反脆弱性,我们做的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好。我宁愿做愚钝但具有反脆弱性的人,也不做极其聪明但脆弱的人。
最后,书中讲了一个有关火鸡的寓言,说的是一群火鸡在养殖场安居乐业,每天都感谢主人无偿的赐予他们水和实物,直到复活节的前一天,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是要成为别人的盘中餐。
我觉得,我们这些在职场感觉很惬意的人,多少都是火鸡。有人说,火鸡不长记性吗?不能写一本“火鸡血泪史”留给后面的火鸡看吗?嗯,的确不长记性。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3089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