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下午,我受心理咨询中心的安排并作为志愿者访问了两位受助老人,她们均已年过70,没有老伴,经济上也不宽裕,处在人生比较落寞的时期。
第一位老人今年73岁,已退休20年,她有一个44岁的女儿,但患精神分裂症多年,目前仍靠药物维持。女儿没有工作,每月从原单位领取1000元的病休工资,她每月的退休工资2000元,但大部分要用来替女儿看病(女儿还患有胃病、哮喘等疾病)。她还有一个50岁的儿子,但用她自己的话说是“不想见到他了”,因这个儿子不争气,工作也不稳定,目前做保安,每月收入只有1000元,而且自己全部花光,不给家里一分钱,她甚至还要从微薄的退休工资中拿出一部分来资助20岁的孙子上大学。
她说,她近1年来常常晚上失眠,我问她是否思虑过多,她说是的,她最担心的就是今后女儿怎么办,想到自己一天天老了,女儿今后谁来照顾?我建议她可给女儿尝试寻求心理治疗,她说,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说女儿的病不可能治好了,再说她女儿年龄也这么大了,就算治好了又能怎么样?从她平静的话语中,我读到了一位老人在人生夕阳西下之际面临深深的失望和无奈。
相比于第一位老人的内敛和平静,第二位老人是一位热情外向的人,一见到我们她就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过去的经历来。从她的话语中,我得知她年轻时吃了不少苦,丈夫在外地工作,她一人在上海抚养两个儿子,时值三年困难时期,三口人挤在一个4平方米的房子内,而她原本是上海市卫生学校的毕业生,但因为领导的原因一直没有分配到正式的工作,靠给别人洗衣服、倒马桶赚些零用钱,常常带着儿子去别人家里干活。后来老伴回上海了,但又于2005年突然去世,她也一下子失去了依靠,同时失去的还有老伴较高的退休工资。她有两个儿子,大的50岁,小的44岁,经济上都不宽裕,小儿子年龄这么大了还没结婚。现在政府要给她装修改造住房,但她一想到没有临时住处就发愁,左思右想又觉得也无法到两个儿子家暂住,怕给他们增添“麻烦”,她还老是担心小儿子将来的婚事问题,觉得操办婚事需要花钱,所以自己很节俭,尽可能给儿子积攒一点钱,天气这么热连冰箱都舍不得开。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要是这两位老人的儿女境况都很好,她们或许就可以安度晚年,不会有这么多忧虑了。她们更多的是考虑子女,为儿女的未来担忧,自己辛苦了一辈子,还要这样忧苦万端,让人感到很无奈。
也许,这两位老人还不是最苦的,她们至少有自己的住房,也有些许收入,不至于为衣食发愁,但是,她们的精神世界不充实,不愉快,总有一些忧愁,表面上是忧虑儿女,实际上也反映了她们内心的不安全感,也就是老无所依,没有人生伴侣,却要在老年独自承受儿女境况不佳的愁苦,所以过得不快乐。
人到老年,毕竟面临人生的终点,或多或少总会有些不安全感,有的惧怕死亡,有的惧怕儿女不孝,有的惧怕身后儿女的生活无着落,这些担忧都是客观存在的,老年人本来身体就不太好,再加上种种担忧,更加重了心理的负担,反过来又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形成恶性循坏。
因此,注重对老年人的心理疏导,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减轻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尽可能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例如,定期慰问孤寡老人或困难家庭,定期沟通谈心,举办集体性的文娱活动等等,都是可行的措施。
老年人是弱势群体,他们物质上不宽裕,思想观念也很难转变,但只要他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得到丰富,他们就会成为强者,安享祥和、平静的晚年,顺利走完人生的历程。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2174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