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所有接触过毒品的人当中,只有20-30%会上瘾,这些“瘾君子”们会持续服用毒品,罔顾毒品对个人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小到身陷囹圄、六亲不认,大到形容枯槁、生不如死;但是,其余70-80%却不会上瘾,照样过得好好的,该干啥干啥;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毒品,为什么有的人容易上瘾,有人却不会呢?
近日,剑桥大学心理学系教授Barry Everitt在《欧洲神经科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篇综述,阐释了“毒品接触毒品滥用--毒品成瘾”过程中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以及学习相关心理学机制,勾勒出一幅成瘾研究的详细轮廓图。
吸毒早期可以被视作一种“目标导向”的联合型学习。吸毒者发现,特定的行为(服用毒品)会导致特定的结果(毒品带来的快感),因此,为了达到这种结果,他会再次尝试之前的行为,换句话说,其吸毒行为的目标,在于获得快感。纹状体背中侧被认为介导了这种联合型学习。该脑区与奖励机制相关,通过神经递质多巴胺发挥作用。
联合型学习过程当中,假如结果变得越来越不具吸引力,那么个体从事该种行为的热情也会逐渐降低。举个例子,如果服用某种毒品带来的快感越来越少,那么个体对于该种毒品的兴趣也越来越小。
然而,对于长期服用毒品的“瘾君子”而言,哪怕结果缺乏吸引力,也无法降低行为的欲望--事实上,科学家们发现,在这些“瘾君子”身上,另一种联合型学习已然悄悄地占据了优势,即“刺激-反馈”条件反射。换句话说,这时候,环境当中各种与吸毒相关的刺激(比如看到白色粉末、闻到烧铝箔的气味等),都会令“瘾君子”们联想起吸毒后的那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进而诱使他们寻求更多的毒品。(“烧铝箔”是海洛因的一种吸食方法,即将毒品放在铝箔纸上,用打火机加热后吸吮毒烟,俗称“走板”。)
Everitt认为,初始时的“想要”(must have,即第一种联合型学习)最终演变成了习惯性的“想做”(must do,即第二种联合型学习),而后者的神经机制与前者迥然不同,由纹状体背中侧介导--该脑区与感觉运动大脑皮层互相联系,通过另一条多巴胺信号通路发挥作用。Everitt在文章中分别概述了这两种神经机制的特点。
另一方面,作者指出,“易冲动性”尽管长久以来被视作是吸毒的“果”(即长期吸毒导致个体变得容易冲动),但也有可能是吸毒的“因”(即个体越是容易冲动,往往自制力也越差,进而一步步滑向深渊)。作者提出,可能存在某种内在因素(如遗传、性格特质等)令某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冲动,进而更容易染上毒瘾。
总的来说,Everitt的这篇综述,增进了研究者们对药物成瘾的神经和心理机制的了解,进而为提早确定个体的药物成瘾风险、设计戒毒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心灵花园/顾歌工作室) 选编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15994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