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称,目前中国青少年患上网瘾的比例达13.2%,另有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网瘾现象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及职业都 有明显联系。初中生网瘾比例为23.2%,高中生为10.1%,大学生为14%。此外,失业或无固定职业者和职业高中生等群体网瘾比例较高,均达20%以上。
对于网瘾,家长和老师深恶痛绝,视之为吸食鸦片。研究表明,网瘾会给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危害。从本质上说,网瘾是一个心理学问题,网络成瘾是一种心理机制。青少年的自控力普遍较差,为什么有人上网会上瘾,而大多数人不会上瘾?上瘾者是否拥有共同的心理特征?
心理专家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保护自己的一种心理机制
现实世界是以物流为中心的空间,虚拟世界是以信息流为中心的空间。这种区别,使得虚拟世界具有三大特征:实时性、仿真性和交互性。所谓实时性,指的是即时性,即信息传递可在瞬间完成。所谓仿真性,指的是对现实世界的逼真模拟,这种模拟超越了现实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几乎无所不能。所谓交互性,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式联系,它们不但非常广泛、非常深入,而且非常迅速。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们具有生理、安全、交友、自尊、自我实现等需要,这些需要由低到高,低一层次的需要满足后,就会有较高层次的需要有待满足。绝大多数 家长认为,为孩子们提供衣、食、住、行就足够了,忽视了孩子们还有着强烈的社会需要。患上网瘾的孩子,现实生活中难以满足其社会需要,但他们可以轻而易举 地在虚拟世界里得到满足。
首先,由于仿真性,虚拟世界可以逼真地模拟现实生活,使人们在心理上获得同样的满足感。而且,这种满足还有着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种种优点。例如,在匿名的保护下,人们可以畅所欲言,不必承担任何后果,观点越是新、奇、特,得到的反响就越大、回应就越多,使得孩子们可以充分展现自我、实现自我。又如,网络自由平等的特性,为孩子们创造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新天地。再如,与现实世界相比较,这种满足是低成本的,仅仅需要付出一笔上网费。
其次,由于交互性,一个人可以同时与很多人,远隔重洋进行交流。尤其是平时比较内向、缺少关爱的孩子,深感孤独和无聊,在网上却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可以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烦恼,充分满足其交友需要和自尊需要。如果遇到困难,会有很多人献计献策,使他们感受到现实生活中体会不到的温暖。
最后,由于实时性,人们可以在瞬间满足其社会需要,而在现实世界里,必须经历漫长的过程和耐心的等待。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扮演各种角色,把握角色的命运,一夜之间就成为“盖世英雄”或“商界奇才”。很多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经常遭到家长的斥责、老师和同学的蔑视。上网打游戏,不断“练功升级”,成为 他们找回自尊、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顾歌情感俱乐部 选编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14072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