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一段标题为“2岁女童被车碾压2次,18路人无视走过”的视频被广为传播,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许,在佛山市南海区某五金城发生了一幕惨剧,一辆面包车撞倒2岁女童小悦悦后逃之夭夭,随后女童被另一辆小货车再次碾压。长达7分多钟的时间里,有十几名路人从她身边走过却不肯伸出援手,直到一名拾荒阿婆出现。小悦悦被送至医院后,经过抢救,至10月21日离世。在感叹小悦悦的悲惨遭遇、感受着悦悦妈妈那撕心裂肺之痛时,我们把目光更多的指向了那18个冷漠走过、没有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的路人,我们震惊于自己生活的环境,更有网友说:“人类已经无法阻止自己冷血了”。回过头来,问问这些发出感慨的人们,假设你当时就在现场,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会采取更为积极的行动吗?更有周围的同事对这些路人的行为表示理解,“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也有可能采取同样的行动…”,面对这样的现实,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从心理层面该如何解读呢?
观察学习
同事小黄说:“如果去救他,到时候赖上我,说也说不清了…”很多人对此表示共鸣,这两年类似的事件并不少见,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等等被炒的沸沸扬扬,百度上搜索“救人反被诬陷”得到相关结果约51000个。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当人们的善行得不到保护时,这样得到的间接经验被当做记忆存储在大脑,构成认知的一部分,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每个人的行为中。当人们遇到需要你伸出援助之手时,这些“经验”会自动跳出来告诉你可能带来的后果,出于自我保护而决定了你的行为,但事后内心可能受到超我的指控, 而感受到道德性焦虑。心理专家袁荣亲说:“为了自我保护的话,所做的一些行为,都是非常机械而且是狭隘的,没有思考到这个事件,对他良知里面会带来什么样的伤害。”在这个事件后,通过视频曾有记者找到其中的2名路人,当时有位母亲带着自己四、五岁的女儿路过,女儿见到血肉模糊的情景都被吓哭了,母亲后来回忆起来也觉得特别后悔,我们不知道她的女儿用她那稚嫩的眼光是怎么解读眼前的一切,她的母亲又是怎么解释的,但如果当时这位母亲能为地上的孩子做点什么,她女儿的言行也会终身受益。
旁观者效应
美国知名心理学家乔基姆?克鲁格分析称,这些邻居也好,路人也好,网友也好,其实可能都是很有同情心的人,但是特定环境下的一些因素会改变人们的行为。这种因素被称为“旁观者效应”,也叫责任分散效应。越是在旁观者众多的情况下,人们越可能对自己的责任产生模糊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个和尚没水吃”。
1964年在美国发生过更为震惊的事,在纽约的克尤公园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在凌晨3点回家的途中,被一不相识的男性杀人狂杀死。这名男子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当时,住在公园附近公寓里的住户中有38人看到或听到女经理被刺的情形和反复的呼救声,但没有一个人下来保护她,也没有一个人及时打电话给警察。事后,美国大小媒体也同声谴责纽约人的异化与冷漠。但是两位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并没有认同这些说法,他们进行了一项实验,让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与一假扮的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使用对讲机通话。在交谈过程中,当那个假病人大呼救命时,事后的统计数据出现了有意思的一幕:在一对一通话的那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有四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组,只在31%的人采取了行动!两位心理学家把它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更简单地说,就是“旁观者效应”。
更为积极地方法是去做些什么,在了解了行为背后的原因之后的有效行为,也有专家提出从法律上约束和承担责任。当大家都在关注这个事件的同时,无疑给了大家一个思考的空间,不仅仅是站在旁观者和评判者的位置,去指责当下的冷漠,也许当你下次遇到类似事件时,会采取更为积极地行动。(作者:吴惠芳)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1188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