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这个词,人们已经不再陌生。翻开报纸,打开各种媒体,不时有相关的信息印入我们的眼帘,他们就在我们周围,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不可以无视他们的存在。
随着人们对同性恋认识的增多,我们的这个社会对同性恋变得更加宽容,同性恋者对自己的认识也有一个更客观的认识,于是当他们在不能从迷惑或矛盾中摆脱出来时,他们开始寻求外界的帮助。而心理医生往往是他们的首选。
一、做好理论知识准备,不抱陈见
要做好同性恋者的心理咨询工作,首先要做好自身的知识储备,对于同性恋这一现象要有一个全部的、客观的认识。在社会现实中,人们对同性恋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往往将他们与变态的、丑恶的现象联系起来,特别是现在爱滋病开始在社会上蔓延,而因同性爱者是易感染人群,于是人们就把帐全部算在同性恋者的头上。我们的一些媒体也是推波助澜,极不负责任地将同性恋者人群中出现的一些不好的事例加以放大丑化更加大了人们对同性恋者的恐惧和歧视,就是一些专家学者也对同性爱人群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不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同性恋予以正确的定义,造成了一些人的认识的混乱,觉得同性爱者可能都长得“丑八怪“模样、妖娆怪气,是一群无情无义只知寻求刺激的“怪物“。而我们应该认识到,同性爱者首先是社会人,和所有的社会人一样有着七情六欲,有着精神、生活、物质、生理的需求。选择什么样的性爱方式有什么样的性取向,是一个人的基本人权。
随着时代的进步,历史的发展,我们需要认识到,市场经济导致的经济多元化,必然地使多元化性价值观的实践成为可能“合理“的方式和可能被接受的现实。这一观念自然地造成了同性爱者个人生活空间,包括性活动空间的扩展,这是一种进步。应当深刻分析和批判我国主流婚姻文化中的封建主义性文化和以 “左“的形式表达的禁欲主义文化对学术界的影响。同时积极批判自我,挖掘自身观念或文化的渊源。从而超越自我,从更高的层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弗洛伊德的观点认为,意识到两性之间的差别是极重要的。它存在 于男性生殖器崇拜──恋母阶段。在正常消除恋母情结的过程中, 男孩的生殖器羡慕起了作用。由于自身竞争力处于弱势,从而欲放弃 对母亲的占有欲,这时会出现三种选择:第一种是暂时放弃性野心, 认同父亲,并希望这种认同给自己带来好处;第二种是通过扮“女性“, 用同性爱来解决;第三种则是掩盖所有男性生殖器的存在,创造一个 只有自己一个男性,外界均为女性的“理想女性世界“。这三种方式造成了性行为取向的分化。另有学者在分析男性性心理中发现 “想玩弄他人的阴茎,想成为一个女性,以及想成为一位被人搂在怀里的小女孩,这些似乎矛盾的欲望,在小男孩和成人男子的内心深处的异性爱恋冲动中形成矛盾的统一体“。这从心理方面表述了男性在性行为中的一种固有情绪,也提出了男同性爱者心理冲突的一个源泉。当这种矛盾冲突不被抑制时,自然会导致一种近似女性心理的膨胀,这对由此而表现出的行为方式有指导意义。因此,从心理学角度应该承认这种性取向存在的合理性。
从美国新金西调查报告到近年我国刘达临主持的性调查都揭示出同性爱者有一定的人口比例占有率。有人总结说不管何时、何地、何种族总有约1~2%的终身不悔的同性爱者。他们对自己的选择的认同性很强,改变纠正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正如怀特姆指出的“同性爱不是某种特殊的社会结构的产物,而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性行为的一种基本形式“,这一人群是整个社会无法摒弃的一部分。
刘达临(1995)明确指出,考虑到大量同性爱者为掩盖实情和调查未覆盖大量未婚者,所以估计中国同性爱者的实际数字比调查所得数字大得多。对于刘达临调查,国际著名性学家黑伯乐指出,在总人口中占有相当数量的少数人有某些同性性行为,只不过是人类作为哺乳动物的传统的一部分;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生物学上的原因说明中国人是例外的。在中国另一项对上海2190例大学生的性调查(1992)发现,男女学生中8.3%和9.2%有过同性性行为。社会学家潘绥铭对北京全部正规高等院校在校生的分层等概率抽样调查(1995)发现,在男生中仅有过同性性行为的(包括具有性刺激含义的触摸)占16.6%,仅有纯心理上的同性爱倾向的占8.4%,既有同性爱心理亦有同性性行为者约4%。根据国内外大量调查结果,社会学家李银河(1998)强调,我国总人口中3%-4%为男女同性爱者,估测有3600万-4800万人之众。这相当于欧洲的一个中等国家。[1]这些人当中的绝大多数可能都隐藏着自己的性取向,咱们中国的情况好象是这样,大多数人不告诉自己的父母,也不告诉亲友,尤其不愿意在单位里头说自己是同性恋,但是随着我国社会变得更加多元化,他们现
[1]
在已经慢慢地浮出水面。比如说在北京的同性恋酒吧,就有五六家了,在广州、上海这些大城市,也都纷纷出现同性恋酒吧。现在在武汉也有了七八家酒吧或歌厅,八、九个活动场所。
一些同性爱者“他们既能爱又能保持性关心,能从性行为中获得 快感。还非常有理性,合乎礼仪,并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快乐和满足“。对已婚男同性爱者的调查认为:他们中确有人能将男同性爱和异性恋协调起来,使二者的冲突降到最低限度;而且同性爱父亲与子女的关系比一般亲子关系更好一些。这些结果提示男同性爱者确实在追求“真爱“,只是作为大多数异性恋者,不能或忽视了理解和感知这种追求而已。
由此可见,男同性爱者群是不可能消亡的人群,它的存在有心理、行为及社会学的根源。故此对每一个从事性教育的工作者来说,不怀陈见,不视其为异己,真心诚意的帮助他们解决面临问题,才是应该有的态度。
身为异性爱者的心理咨询工作者,要学习以平常心看平常人、平常事的态度看待同性爱者和他们的性。 所谓平常人,在种族、性别、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个人经历、职业、一般生活价值观等方面大体一致时,异性爱者与同性爱者的共性远远大于差异。在同性爱人群中,有很多富有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他们与优秀的异性爱者之间的差距,仅在性取向方面。相反, 我们与许多异性爱者在人生价值观乃至性价值观的差距,远远超过我们与很多同性爱者的差距。异性爱人群与同性爱人群一样,人们的性态度和性实践是相当多元的。这种多元性的差异,超过性取向的差异。现在中华精神病学会已将同性爱非疾病化,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做为一名心理咨询工作者还应当高度警惕自身异性爱性取向的优越感,它会造成对同性爱者明显或潜在的歧视。因为无论是异性恋者还是同性爱者,都不存在着谁比谁更好的情况,性取向仅仅是一种权利。同时还应坚持两个原则一个观点,即:(1)、社会学研究原则:价值中立学说;(2)、人类学研究原则:重视不同人群的自我阐释权利;(3)科学社会主义观点:“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
二、做好心理准备、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要做好同性爱者的心理咨询工作,还要克服一些心理咨询工作者自身的心理障碍。
首先要破除同性爱恐惧(homophobia)心理。对同性爱者缺乏认知或仅有理论知识的情况下 ,开始与同性爱者作感性接触时,很多人常常有内在的恐惧,担心自己会因为对方的影响, 出现性取向的变化。如果在性取向方面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么同性爱者早就会全都变成异性爱者了。同性爱恐惧,主要是文化的产物。工作中,有时人们担心遭遇同性性搔扰。对此不必过多担心。可能碰到性骚扰,但这与大量异性爱女性曾经遭遇搔扰的情况明显不同。因为文化的缘故,我们在干预中处于某种优势,所以搔扰极少发生。
三、认真甄别、正确诊断
对一个心理咨询者来说,对疾病正确诊断十分重要,而对同性爱者的心理疾病的正确诊断显得更加重要,因为他们来自将同性恋斥为罪恶的和违反道德的生活环境,可能承受着比常人更多的压力、矛盾和痛苦,他们不是感到走头无路,是不会轻易来找你的。你的一句话,可能就决定着的他的生与死。
青岛医学院的张北川教授领导的一个调查小组2001年对1100多位同性恋者做了一个科研调查,调查发现,这1100多位同性恋中有2/3的人经常感到自己孤独;2/3的人经常感到自己很压抑;近3/5的人曾因大众歧视同性爱性取向引起的痛苦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同时有1/3的人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另外有1/10的人甚至有过自杀的行为.由此可见,同性爱者的心理卫生状况不良.做为一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极为脆弱.
有一对同性爱伴侣,他们真诚相爱,但其中一方已经结婚生子.结婚的一方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了妻子.妻子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想用家的温暖来挽回他,但她并不知道,这同异性恋间的婚外恋是不一样的.于是她要求他去看心理医生.他们决定去找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专家.他们选择了北医六院的方明昭教授,没想到方教授当天不出诊,于是他们就选择了另一个教授.这位教授对他们的行为持否定态度,并告诉他的妻子,他完全可以改变到“正常“的样子.从此这个家完了,妻子大闹起来,还将他的情况告到单位,告到他的家人那里,他的妻子还要自杀。面对这一切,他们也想自杀。[2]对于这个医生来说,这个咨客可能是他接待过的千百个咨客中的一个,他可能早就把这个咨客忘记了,可对于这个咨客来说医生的话可能就是他的全部。可见正确的诊断是何等重要。
对于同性爱者的咨询要注意两点:
1、注意将素质性同性恋与可变化同性恋区别对待
笔者认为同性恋问题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处理,要想正确诊断处理好这一问题,必需明确以下的概念:
(一)素质性同性恋的判断标准(Gadpaille,1980):
1、自己无法抑制的,要与同性有亲昵行为,包括从幻想到性交等性行为。
2、情感和欲望的对象只限于同性。
3、渴望同性的书信、文字、谈话、交往、甚至为之神魂颠倒。
4、经常感到孤独,抑郁,罪恶感、羞耻感。
(二)可变化的同性恋类型:
1、局限于儿童与青春期同性间性游戏,15岁前33%的女性和50%的男性有过同性间的性游戏,但却只有很少数人日后成为同性恋者。
2、假性同性恋(paeudo-homos
exuality),系非素质性、出于非性需求的或在胁迫之下而屈从,或因缺乏男子气概而被他人称为 “娘娘腔“、“假丫头“,自己却误认为是同性恋,如青春期同性爱慕。
3、强迫或剥削性同性恋行为(enforced or exploitative behavior),指同性间强暴或以同性性行为作为敲诈或其行使权力的象征。
4、境遇性同性恋,指在特殊环境下呈同性恋,一旦脱离该环境又呈异性恋,如在军营、远洋船队、寄宿学校、监狱等环境下。
5、放纵型同性恋(faculative homosexuality),不一定对同性性行为感兴趣,只是为了尝试性体验。
6、金钱交易性同性恋(同性卖淫)。
7、潜伏型同性恋(latent homosexuality),多见于中年人,突然有不可遏制的与同性有亲昵关系的念头。
8、意念性同性恋(ideological homosexuality),又称政治性同性恋,主要是女权主义者为表达对男性的反抗而有意与其他女性发生性关系。 [3]
对于同性爱者的正确区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不能简单地就说同性恋是治不好的,也同样不能简单地说同性爱是治得好的。严格地来说于素质性同性恋来说,是没有治愈的案例的。1973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将同性恋剔除出疾病分类。美国心理学会也于次年做出了类似的决定,不再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心理变态。1998年8月,美国心理学会通过投票,反对任何治疗同性恋的做法,认为“不存在任何科学证据证明’修补疗法’(美国宗教界治疗同性恋的一种疗法)的有效性……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有何种治疗能够改变一个人根深蒂固的同性恋欲望“。同年12月,美国精神病学会董事会一致投票,认为“(修补疗法)将加剧病人已经亲身体验着的自恨情绪“。[4]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些有同性性行为的人,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性爱者,通过教育引导可以拥有异性恋生活,甚至能够放弃同性爱行为。对有同性爱行为而性定向不确定的人应该帮助其开发和建立异性恋关系;而对于性定向稳定的人则应注意教育他们控制自己,避免发生与法律相抵触的行为。
2、注意把握新时期的同性恋心理变化的特点
新时期的同性恋的心理变化有了一定的特点。
(1)、年龄段不同,咨客的咨询原因不同。在作者接触的同性恋中25岁以下的咨客60%来咨询的主要是认同自己身份中内心出现的障碍。有很多的同性恋者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他老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他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病“,所以他来找我们。青年或青少年咨客多处于性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可塑阶段,他们有对同性的情感渴望,但一怕遭对方拒绝失去心中的偶像,二怕暴露身份后身败名裂、 遭亲朋与社会唾弃,因此他们既符合假性同性恋中的同性爱慕又符合自我不和谐同性恋的诊断特点。这些咨客的特点是均不能接受自己目前的性取向,感到心情沉重、极度痛苦、多数人流露出轻生倾向或欲望,不能继续承受精神上的折磨和煎熬,迫切希望得到医生帮助以便能像绝大多数人那样过异性恋生活。但正如美国儿科学院在有关同性恋的声明中指出的那样:“心理咨询对那些为自己的性倾向感到迷惑的青少年来说是有益的……试图改变性倾向的努力是与此相矛盾的,因为它会带来羞愧与焦虑,而对于改变性倾向却无济于事……同性恋青少年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外界的陈见、敌意、仇视和鼓励造成的。“(4)
而25岁以上年龄段的咨客有80%已经过了身份认同关,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他们的痛苦相对不再那么深重,他们更多的问题往往是对社会的不适应而产生的焦虑,因为作为一种亚文化,同性恋人群在多数社会中都是劣势的,更多时候,同性爱被主流文化斥责为“变态的“。受这样的文化压抑,同性爱人群很容易产生心理的压抑现象,久而久之,其中的一些个体就会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其基本的表现就是焦虑和忧郁。同时他们还会有与异性恋一样的心理方面的问题。
(2)、多元文化的大趋势下,同性爱心理咨询中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的解放,我们的社会变得日渐多元,价值观也变得多起来,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更加宽容,同时人们对于同性爱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引起更多的人们的关注,一些学者开始以更加科学的态度对待同性爱,也进行了更多的研究。同性爱者对自身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大部分的同性爱者已经解决了自己身份的认同问题,他们自己已经具备了相当多的同性恋方面的知识和理论,他们来咨询更多的是对社会的不适应,生活、工作、爱情方面的问题,而不是性别取向不适应的问题。美国医学会于1992年通过的有关同性恋的声明中指出:“男女同性恋所经历的大多数有关性倾向的的情感问题,不是起源于他/她们的心理因素,而是因为他们在一个缺乏宽容的环境里感到受到了隔离……“
四、正确及时处理好“移情“与“反移情“问题
正确及时处理“移情“ (empathy)问题
“移情“现象,在一对一咨询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努力,设身处地,从求询者的角度看待他们的经历,才能建立良好的治疗同盟。然而这种“移情“也会给咨询者一方带来较多的困扰,不断强化的“移情“有可能导致不应有的问题。因此,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合理适时地解决这一“移情“,及时重塑合适的
相互人际关系,保持咨询者的真诚友善的形象,是顺利进行和完成这一咨询过程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咨询时, 还应充分考虑与求咨者(咨客)的“共情“,即在充分理解、接纳的基础上,与咨客共同分担某些情感,进而给予有力的心理支持。
由于同性爱者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大众文化破坏了同性爱者建立稳定结合关系的基础以致大量同性爱适应并追求偶遇性性关系而且期望爱但缺乏爱,当有人真诚地关心自己时,他们的“移情“显得格外强烈,而辅导者也有可能因此而产生反移情,特别是对于那些年轻的初学者,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种“反相的移情“会搞乱治疗者的判断,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由王小波编剧,张元执导的电影《东西西宫》(由王小波的小说改编)中的民警小史“身为’审讯者’在整治同性恋者阿兰的过程中,却被“犯人“/“被审讯者“阿兰的魅力和故事所打动,自己也成了一个同性恋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只是小说,但还是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的。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生物先是雌雄同体,然后出现了雌雄异体。从个体发育看,人在出生时心理上是中性的或无性的,然后是性心理、性定向的分化。约翰.莫尼提出性别-认同/角色(gender-identity/rule)概念。他认为性发育过程中的关键期就是一个个岔路口,都存在双向选择的可能性。
五、要遵循好保密原则
对同性爱求咨者应遵循保密性原则
我国社会文化对同性爱的认识大多是一种丑化。古文化中并无太多的丑化,我国现代文化中不敢正面对待同性爱现象,凡有涉及几乎都是“义正辞严“地告诉人们那是“变态“,是“资产阶级“特有的。社会大众对同性爱的无知和漠视,长期以来科学界和社会文化对同性爱现象的回避,使社会大众大多对同性爱处于不知为何物的无知状态,这种无知造成了漠视。
由于主流社会对同性爱人群情感和生理需求的不理解和偏见,使得大多数同性爱者处于压抑、孤独、矛盾、彷徨、无助和缺乏交流的状态。主流社会的不认同、逼压和歧视使他们面临巨大的压力。
同性爱人群本身就具有爱面子和恐惧的心理。并且许多同性爱者都表示大多数时候,他们仍然必须在其他人面前隐藏自己对性的感觉;他们承认同性爱是不被社会所认可的。这些都使他们自卑心理始终占很重要的位置。这些心理表现最突出的部分是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他们的隐私。另外据笔者的调查,他们当中存在较多的精神心理症状,是心理脆弱的人群。他们往往将自己埋得很深,被称为“衣柜中的人“,加上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往往粗暴行政、粗暴执法,使得他们对公开自己的身份特别的恐惧。因此,坚持对求询者个人问题的保密性原则很重要,它也是建立良好协作关系所必需的条件。如果他们出现了危机,需要社会其他系统协助干预,在向相关人士介绍情况时,要注意保护咨客的隐私,要注意策略。
心灵花园心理咨询师 选编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5802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