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困难(Learning Disabilities):也有译为”学习无能”、”学习特殊障碍”的。此称谓最早由1963年美国著名特殊教育家柯克(S.A.Kirk)1在参加”全美知觉障碍儿童基金会-家长年会”演讲上提出的。当时他这样来描述这类儿童:”他们在语言、说话、阅读和社会交往技能方面发展异常 。这类儿童不包括诸如:盲、聋等感觉障碍的儿童,也不包括弱智儿童”。
在实际鉴别中,可参照如下标准:1.学习困难是就学习结果障碍而言的。2.此障碍标准是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其一,从相对评价来说,学习成绩低于平均成绩1.5个标准差;其二,从绝对评价来看,三门核心课程中必须有一门以上不及格,需要补考。3.学习障碍不是由感官障碍或智力障碍引起的。4.学习困难学生中无孤儿及家庭经济极端困难者。这类含义为实际应用中的”学习困难”学生的区别提供了可操作性指导。
另外还有许多诸如以上不同角度的提法,但概括起来,学习困难儿童的基本特征有:
(1) 学习成绩明显落后,长期稳定的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水平;
(2) 表现出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智力偏差(如:言语能力、记忆力、注意力较差等),但不是感官生理原因造成的;
(3) 不能接受适合大多数同龄儿童的教材教法而需要适合他们发展水平与特点的特殊教育;
(4) 学习困难伴有其他落后症状,如:社会适应性较低、各种行为和情绪问题较多等;
(5) 身心的生长发育仍属于正常范畴。
学习困难实例与点评
1.认知行为的干预—家庭式咨询
某四年级男生,智商中上,成绩为班中倒数,由母亲带来心理咨询,诊断为”学习困难”。心理咨询中心主要通过认知行为法,一方面给予认知上的指导,通过特定技巧(如:画”愿望”图、时间算帐等),让他树立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实施行为训练,每次留一个他肯定能完成的行为作业,帮助他边增强自信心,边进步,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改善学习习惯。通过五次会面,该生有明显进步,不但作业不再由母 盯,在学校还多次受到老师表扬,而且还有了”争取正数”的信心与决心,最明显的表现是:在课余时间的分配上,以前以”打游戏机”为首位,现在能主动先考虑到做作业的时间。
孩子的改变,离不开母亲的配合;同时在孩子改变的过程中,母亲也得到了教育,并有了相应的改变:在言语上、行动中,以往总是停留在抱怨、无奈的状态中,而今对孩子的进步满怀期待,并充满信心,能够牢记”鼓励为主”的原则,不断给孩子加油;而且能够耐心地看待孩子的”过错”,给予孩子支持与引导。用母亲自己的话,”健康心理咨询,不但是帮助孩子发展的过程,也是引导我如何做母亲的过程。现在我从自己的实践中,真的掌握了
[1]
这条育儿原则:给孩子尊重,多鼓励孩子。”
2. 巧用”厌恶”助学童
某四年级的小学生A,有一个让父母颇为头痛的难题:做作业不看题目,平常有父母在身边提醒倒也可以应付,可一旦考试就糟糕了,老师不会在考试时帮他念题目,于是总是张冠李戴,答非所问,考试成绩自然”惨不忍睹”。可如果有人帮他念着题目他基本能一一完成。父母不知对他说了多少遍要先看题目,甚至动用了武力,可小A”临阵”就忘记了。为此,小A由父母陪伴来到心理咨询中心。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小A的问题多半出在父母身上,长期以来的”陪做功课”使小A养成了依赖的习惯,虽说父母是为了提醒他而无奈相伴的,可这恰恰无形中成了小A的”病因”。心理咨询师一方面给家长提出了要求:改变”陪读”的方式,另一方面用小A可以理解的语言同他交流,使他自觉地意识到”问”与”答”的关系–
心理咨询师:小A你如果到外面去玩,到哪里吃饭?
小A:饭店。
心理咨询师:那么要小便到哪里去呢?
小A:当然是厕所。
心理咨询员:你怎么知道哪是饭店、哪是厕所呢?
小A:看牌子呀!
心理咨询师:很对,我们要看牌子才不会搞错,否则把厕所当餐馆可要闹笑话了!
(小A哈哈大笑)
心理咨询师:那么,小A你想不想改掉不看题目瞎做作业的毛病?
小A:想的,可是没办法。
心理咨询师:只要你记住:”如果不看题目就做作业,就好象到厕所吃点心”这句话就行了。你想试试到厕所吃点心的味道吗?
小A(哈哈):当然不想了。
心理咨询师:你说说看,如果不看题目就做作业,好象什么?
小A:到厕所吃点心。
心理咨询师:请你想象一下在厕所吃点心的味道。
小A:很恶心的。
至此,小A已将”问”与”答”的关系通过以上的比喻牢牢记住了,然后再配合其他的技巧指导使他不看题目的”毛病”逐日得到改善。
其实在上面的对话中包含着心理治疗学里”厌恶疗法”的原理:任何行为的产生对于个体都有着趋利避害的意义,若想改变个体的不良行为,必须让他体验到这种行为对他干扰,给他带来某种痛苦,使他讨厌原有的不良行为,然后才可能设法改变。
生活中不乏”厌恶疗法”,比如:发现孩子说谎,就狠狠打一顿;孩子功课不用心,就扣除玩耍时间;孩子哭闹,就训斥一番;少做一题,罚做十道……种种”厌恶”的目的都是要”除恶扬善”,但很多的方法却事倍功半或者适得其反,为什么呢?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让孩子改变,只让他们记住了”受到惩罚”这一不良行为的结果,而忽视了孩子对行为本身认识上的领悟。本文中所谓的”巧”,就在于通过与孩子交流,要让孩子在认识上”厌恶”不良行为,然后才是行动指导。犹如对小A的咨询中,心理咨询师用情境想象的方法让小A感到”难受”,以此来与”不看题目”的惰性抗衡,用认知上的”厌恶”促进行为的改变。
那么,现在如果想帮助孩子改变”陪做功课”的习惯,你会怎样与孩子交流呢?
心理咨询师:你喜欢吃新鲜蛋糕,还是吃人家吃过后再吐出来的蛋糕?
孩子:当然是新鲜蛋糕了!
心理咨询师:那么我告诉你,上课时,老师讲的内容就是新鲜蛋糕;而你爸爸、妈妈给你重复讲的功课就是他们吃过后吐出来的蛋糕!是不是很恶心呢?
(
心灵花园心理咨询师 选编)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4120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