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有时也是孩子保护自己的一种幼稚的做法。
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他律阶段和自律阶段。
结合皮亚杰在实验中所使用的材料, 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个阶段:
故事A: 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房间里听到妈妈喊吃饭, 于是他走进饭厅。在饭厅门后的椅子上放着一个托盘, 托盘里放着15个杯子, 但约翰不知道门后面有这些东西。在他进来的时候, 托盘被碰倒在地, 里面的15个杯子都摔碎了。
故事B: 有一天, 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趁妈妈不在家, 想偷偷地从壁橱中取一些果酱吃。于是他爬到椅子上去取。但是果酱实在太高了,他够不着, 在他尽力去够的时候不小心碰翻了一个杯子, 杯子掉到地上摔碎了。
儿童听完故事以后, 皮亚杰询问他们: 哪个孩子更淘气? 为什么?
处于他律阶段的儿童对错误行为的判断更多地是关注行为后果, 而不是行为意图, 他们通常认为约翰更淘气, 因为他打碎的杯子更多, 而不考虑约翰完全是无意中犯了错;处于自律阶段的儿童对错误行为的判断更多地是关注行为意图, 而不是行为后果, 他们通常认为是亨利更淘气, 因为他想偷东西吃, 即使只打碎了一个杯子, 但错误的性质更为严重。
他律阶段的谎言:
道德判断处于他律阶段的儿童( 通常是小学低年级学生) 通常能够遵从家长或老师“要诚实, 不说谎”的教诲, 并将这种训诫看做是不可改变的教条, 甚至对成人出于无奈的谎言也无法理解。
既然这一阶段的儿童如此看重规则, 那么是否这个阶段的儿童就从不说谎呢?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国内有调查显示, 9岁前的儿童有70%撒过谎。如此高的说谎比例似乎与儿童认同规则的心理特点自相矛盾, 根本原因在于, 认同规则与拒绝撒谎并非绝对的对应关系, 心理上的认同与行为上的坚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前者属于态度, 后者属于行为, 态度并非完全能够决定行为。比如, 你可能心里很讨厌自己的顶头上司, 可表面上仍然做出一副必恭必敬的样子来。
对于儿童来说, 心里虽然认同诚实规则, 但有时由于诱惑物的吸引力很强, 或者为了逃避严厉的惩罚,这一阶段的儿童也会说谎。而且,他们对“说谎是错的”这一原则表现出“ 全有或全无”的接受模式。也就是说, 如果谎言被家长识破,他们就心甘情愿地接受惩罚, 对于家长的批评, 他们往往低头认错,甚至痛哭流涕, 表现出一种赎罪式的认错态度;如果谎言没有被家长识破, 他们则在心理上拒绝接受曾撒谎的事实, 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家长应对办法:
针对这一阶段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的特点, 家长要注意:
1.成人间的交往策略要注意适当回避孩子。因为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还无法达到理解成人无奈中“说谎”的程度。
2.不要因为孩子说谎而暴怒,甚至惩罚孩子。这一阶段的孩子将谎言视为罪恶, 所以在说谎的同时, 内心常处于极度冲突的状态,家长应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 及时缓解孩子的内心冲突。
自律阶段的谎言: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道德判断通常已经发展到自律阶段。这一阶段儿童认识到人们对道德规则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规则是可以改变的, 人们有时候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甚至可以违反既定的规则。
如果父母把孩子说谎的真相和盘托出, 可能会带来两种消极后果:
一是由于谎言被戳穿后将产生一种负罪心理, 孩子在父母面前抬不起头来。处于青春前期的少年儿童身心即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父母的一次“征服”很难保证他们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如果再犯, 被父母再戳穿, 颜面尽失的后果可能就是“破罐子破摔”。
二是由于谎言被戳穿以后还可能产生一种羞耻感, 这种羞耻不是源于自己的错误行为, 而是因为自己考虑不周, 谎言编造得不够圆满而产生的羞耻。这就很可能使孩子今后在类似的情境下, 绞尽脑汁地设计谎言, 正所谓“魔高一尺, 道高一丈。”
家长应对办法:
在面对大孩子说谎的问题上,家长要注意:
1. 把事情经过调查清楚, 做到心中有数。
2. 对孩子“ 明知故犯”的错误行为做侧面的敲击工作, 观察孩子的反应, 想办法唤起孩子的内心冲突。
3.要给孩子留一条“生路”, 让他自己意识到, 撒谎很累, 认错无罪。
整个过程中, 家长要围绕事件本身展开讨论, 千万不能涉及到孩子的人品, 要知道, 即便是成年人,有时也会说谎。
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的目的, 不是刻板地教育孩子永远不说谎( 事实上, 这也是不可能的) , 而是让孩子分清谎言的性质,出于善意和无奈的谎言能够为社会所接受和理解, 而出于恶意和自私的谎言才会受到谴责, 并造成良心上的不安。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2518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