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信息 > 赢在起跑线,就一定能赢在终点吗?
2014
05-14

赢在起跑线,就一定能赢在终点吗?

    日前,法治周末报道,北京学区房均价近10万,家长称不愿输在起跑线。家有学龄儿童的李女士坦言,如果孩子进不了一个好学区或者好小学,可能就进不了好初中;进不了好初中,就考不上好高中;考不上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李女士的顾虑其实是绝大多数学龄儿童家长的顾虑,也正因如此,“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社会上被广泛认可并成为妇孺皆知的名言至理。
       赢在起跑线,就一定能赢在终点吗? - 第1张  | 心灵花园网  
    难道上了好小学就一定能上好初中,就一定能上好高中,就一定能上好大学,上了好大学工作就一定成功顺利吗?根据《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自1977年至2008年的32年间,中国大陆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无一位是在学界、商界、政界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施坦博格(Robert Sternberg)用了多年的时间研究了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是否能准确的预测一个研究生能顺利的完成学业。结果发现,GRE并不能准确的预测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施坦博格教授进一步研究了哪些因素能决定一个人能否完成学业。发现,除了智商之外,还有许多其它的要素,包括毅力、创造力、抗压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这些能力的重要性一点也不比智商低。然而这些能力,GRE是测量不到的。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将学习成绩,在校考试排名以及竞赛得奖等一直是我们评判学生优秀与否的首要标准。这些成绩好,排名高,竞赛得奖多的学生被认为具有高智商,他们的未来被普遍寄予很高的期望。现在,大多数的学校给他们规范了每天超过10个小时上课时间。此外,每天还给他们布置了沉重的作业,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除此之外,学生的家长还为他们的孩子安排了各种学习补习班等。学校和家长只有一个期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高智商的人,能完成高学历。但是,他们真的能学有所成吗?
    在上海心潮心灵花园心理咨询工作近两年来,已经为数十个位学生做过心理咨询,其中有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硕士生,也有数个博士生。我统计了一下,他们大部分是在市重点初中和高中,名牌大学的学生。有意思的是,他们本来都是成绩最好的学生,但因某次考试失败或被老师批评而精神几乎崩溃,或是自暴自弃,他们的家长无奈之下,不得不求助于心理咨询。有个高中生,从小学到初中考试一直名列第一,但在高中却排名10名以后。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以后考大学没有希望了,找工作也没有希望了,这一生就完了。她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出现了厌学,绝望,甚至有了自杀的念头。和她交谈的过程中,我常不由自主的感叹:这么聪明的学生何以至此?
    给他们做咨询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他们都有着非常相似的经历。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管教很严,尤其是 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有很高的期待。如果他们考试成绩不理想,父母对他们要么批评、要么惩罚,有的父母看似没有说什么过激的言辞,但从父母的言谈举止中,他们

[1]

感受到了父母的失望。他们很难受!如果他们考试成绩很好,父母也很少表扬他们,却总是说,还有谁谁考的更好!他们感觉到,只有自己考到好成绩才配得到父母的关爱,而父母的期待又是那么高,使得他们无法满足。这让他们非常的不安。另外,从幼年开始,父母就强迫他们参加了各类的个别教育机构打着此旗号大肆办起英才辅导班,奥数提前班,速算班,联想记忆班。有几个学生告诉我,他们甚至从来没有经验过童年的快乐。这样的教育,或许能开发孩子的智商,但却压抑了孩子的情商。他们都赢在了起跑线,但他们却在终点跌倒了。
    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需要的不仅仅是智商,更需要情商。道理也很简单,几乎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一波三折,或是好事多磨。这需要一个人又毅力,有抗压力,耐挫折力,而只有高情商的人才具备这些特质。另外,任何事业,都不可能凭自己一个人来完成,都需要一个团队。而只有情商高的人才能组建一个有力的团队并激励大家共同拼搏努力。还有,其实我们情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我们智商的高低。当一个人情绪低落的时候,他的思维也会变得迟钝;当一个人烦躁的时候,他学习和工作就会大打折扣。相反,如果一个人情绪高涨,心平气和,头脑清晰冷静,那么他的思维也会更加敏捷,反应也会更加快速,学习和工作效率也会更加高。一个偶然的机会,从网上看到一首有关智商和情商的打油诗,觉得很有道理:
    智商高情商低,怀才不遇;
    智商低情商高,占尽便宜;
    智商低情商低,一事无成;
    智商高情商高,春风得意。
    人的一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漫长的马拉松比赛。一个孩子是否能赢在终点,并不取决于这个孩子在起跑线上能早开始拿一两秒,而是要看他是否有毅力,是否有耐力,能否有智慧。一个人如果有健康的心理,高情商,再配合相应的智商,肯定会赢在终点!
    (撰写:心理专家 陈天智)

上一页  [1] [2] 

最后编辑: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