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顾名思义,就是不工作,怕吃苦;每天上网游戏聊天打发日子。他们不犯法、不犯罪,却不劳而获,啃的是自己的父母。很多“啃老族”并不是因为家境富裕,在一些低收入、父母靠务农维持日常开支的家庭中,也有啃老族。甚至还有些靠吃父母养老金的子女。这些人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要靠父母,而且花费往往不菲,有谋生的能力,却靠父母供养。而且他们的思想也是非常低劣:“父母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等父母百年之后的钱还不是我的,所以向父母要零花钱没关系,反正以后都是我的钱!”
“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这一句话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啃老族”的生活状态。古人所说的“养儿防老”在这个时代已经被彻底的颠覆过来,当父母亲辛苦了一辈子供子女完成学业走上社会,满以为自己的辛苦终于到头了,子女有了工作就是自己该享清福的时候了,却发现,原来一切的苦难还没结束,长征还需继续。
“啃老族”啃着白发苍苍、奔波大半世的父母,情何以堪?沦为“啃老族”的父母们一声长叹,几多的无奈!天下最卑微的,是父母们的心,儿女就像他们命中的劫数,哪怕不感恩,他们都会照样掏心掏肺,一如既往地付出全部的爱。
当“啃老族”愈演愈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已为人父母的我们应该好好反思,怎么样教育才是真正的对孩子有益,才是真正的为他们好?是现在开始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还是等着不久的将来家里出现一个“啃老族”?
有多少孩子在他们成长道路上被家长宠着,溺爱着。虽然看着是人高马大了,但是在溺爱中长大的他们,心理上却从未“断奶”。依赖,对“啃老族”来说就是共性。在某种程度上说,“啃老族”是对父母教育失败的惩罚。究其深层原因,是与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关。
孩子的成长环境,关键是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配合。但是,社会环境的好坏,不是个人力量可以左右的;一个班级五六十个学生,要求老师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也是不设实际;所以唯一能把握的只能靠父母自身了。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呢?对于未成年的孩子,要刻意让他们承担一些责任,不要事事代劳。
我们现在的家庭给了孩子过度的关注,甚至在孩子的需要产生之前,早早为孩子考虑到了。家长还越俎代庖,为孩子设计各种目标,比如,不尊重孩子需要,让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并且陪着孩子共同学习,扮演了监督、监控、辅导的角色,缺乏对孩子的独立意识、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孩子很少有属于自己的“真正行为”,自然也很少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长此以往,孩子自然就会失去对内心需求的发现,对父母也缺少责任感。到孩子毕业的时候,父母的目标初步完成,孩子却发现自己没有目标了,也不知道如何在职场上寻求帮助。于是大家看到的是他们本能式的心理需求,如继续吃喝玩乐。而只有更高的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才能帮助他们战胜前进中的困难。
(陈杰 撰写)
“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这一句话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啃老族”的生活状态。古人所说的“养儿防老”在这个时代已经被彻底的颠覆过来,当父母亲辛苦了一辈子供子女完成学业走上社会,满以为自己的辛苦终于到头了,子女有了工作就是自己该享清福的时候了,却发现,原来一切的苦难还没结束,长征还需继续。
“啃老族”啃着白发苍苍、奔波大半世的父母,情何以堪?沦为“啃老族”的父母们一声长叹,几多的无奈!天下最卑微的,是父母们的心,儿女就像他们命中的劫数,哪怕不感恩,他们都会照样掏心掏肺,一如既往地付出全部的爱。
当“啃老族”愈演愈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已为人父母的我们应该好好反思,怎么样教育才是真正的对孩子有益,才是真正的为他们好?是现在开始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还是等着不久的将来家里出现一个“啃老族”?
有多少孩子在他们成长道路上被家长宠着,溺爱着。虽然看着是人高马大了,但是在溺爱中长大的他们,心理上却从未“断奶”。依赖,对“啃老族”来说就是共性。在某种程度上说,“啃老族”是对父母教育失败的惩罚。究其深层原因,是与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关。
孩子的成长环境,关键是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配合。但是,社会环境的好坏,不是个人力量可以左右的;一个班级五六十个学生,要求老师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也是不设实际;所以唯一能把握的只能靠父母自身了。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呢?对于未成年的孩子,要刻意让他们承担一些责任,不要事事代劳。
我们现在的家庭给了孩子过度的关注,甚至在孩子的需要产生之前,早早为孩子考虑到了。家长还越俎代庖,为孩子设计各种目标,比如,不尊重孩子需要,让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并且陪着孩子共同学习,扮演了监督、监控、辅导的角色,缺乏对孩子的独立意识、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孩子很少有属于自己的“真正行为”,自然也很少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长此以往,孩子自然就会失去对内心需求的发现,对父母也缺少责任感。到孩子毕业的时候,父母的目标初步完成,孩子却发现自己没有目标了,也不知道如何在职场上寻求帮助。于是大家看到的是他们本能式的心理需求,如继续吃喝玩乐。而只有更高的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才能帮助他们战胜前进中的困难。
(陈杰 撰写)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m.xinlinghuayuan.com/archives/2450
- 转载请注明: 心灵花园网 于 心灵花园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