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信息 > 择偶过程中的社会性别认同变迁(2)
2015
01-25

择偶过程中的社会性别认同变迁(2)

  比如在《诗经》中,我们对于男子的性别期待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对于女子的性别期待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女子喜欢的是有着道德涵养的君子,而男子追求的美丽贤惠的淑女。《诗经》之后,我国古代择偶中对于男女的性别期待大致都沿着这样一个方向。比如,在后世的诗歌中,总有这么两种诗占据了诗歌总量的很大份量。一种是边塞诗,即描写战争中英勇作战的将军以及征夫;还有一种就是闺怨诗,即描写将家打理得仅仅有条并一心一意待丈夫归来的女子。由此可以见,在我国古代,理想的男性一定是阳刚的,男性要有“君子”行和“丈夫”气,同时理想的女性是“阴”的代名词、其标准为“淑女”。
  当然,主流中也有着一些反叛的力量。比如南北朝时候的民歌《米兰辞》就描写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女性—-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在木兰这个女性身上表现出了很多的阳刚气质。在明代徐文长的戏剧作品《四声猿?雌木兰替父从军》更是强化了木兰这一英勇的想象,详细描绘了其在战场上的英姿。在戏剧结尾中更是为木兰安排了一段婚姻,其郎君是一位家世极好知书达理却十分文文弱弱的男子。这里对两者的性别的角色设定也表现出了现代性。
  同样,在我国古典文学的高峰之作—《红楼梦》也塑造很多不符合传统性格期待的人物。如贾宝玉身上的女儿气,林黛玉身上有着人们期望在男子身上看到的才气。尽管作者对他们表现了深刻的同情和认可,但从他们的悲剧命运看,这是为主流社会所鄙夷的。在《木兰辞》和《红楼梦》中都或多或少显示出了现代人在择偶中对于性别角色的一个认同。
  贾宝玉和林黛玉在现代社会会是一对很好的伴侣。何出此言?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总是不难见到女性化的男性以及男性化的女性,且这种中性化的趋向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比如在中国风靡的韩流、日流明星总是让人觉得有一种浓重的脂粉味。还有最近流行的所谓“经济适用男”也很受广大女性的追捧。“经济适用男”不需要有我们以往对男性所期待的多大的阳刚之气以及事业多大的成功,但要具备性格温和、会煮饭等类似家务等。类似的,我们也有叫得很响亮的所谓“女汉子”的称号。在电视剧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类似的现象,如《我的野蛮女友》,如《杜拉拉升职记》中女强人的形象等。很多男性也倾向喜欢“女汉子”的直率和不扭捏造作。尽管没有如李银河伴侣的生理性格和心理性格的巨大差异,心理咨询师也看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对生理性格与心理性格一致性观点的冲击。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顾歌情感俱乐部 选编

择偶过程中的社会性别认同变迁(2) - 第1张  | 心灵花园网

最后编辑:
免责声明